二 吃不死人的,这肯定吃不死人的

    二 吃不死人的,这肯定吃不死人的 (第2/3页)

经不能上战场了。

    还有两只羊,也不在这边,这里是城里,要到城外,田边,用来干活休息的农房中去,一般是李郸道担起这个责任,带着丫丫小妹。

    李家有书,传家宝,全家家产卖了都没这几本书值钱,也算耕读世家。

    一本论语。

    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重要性。

    还有春秋,诗经但春秋不全,诗经也不全。

    老爷子计划一年买一本书,可惜没有计划成功,几年都是勉强过活,精打细算。

    但至少李福德成了读书人,老爷子把他安排到了四门馆读书去了。

    “隔壁陈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开始典当他老婆的首饰了,一共也没两件银器。”李戚氏叹了口气。

    老爷子道:“等晚上,给他们家送升米去,咳…,当年陈再崇和老子我一个队的,可惜了,咳…,我回来了,他没回来,他们夫妻俩又新丧了幼子……着实可怜,现在快太平了,帮衬着一些,叫他们渡过难关。”

    李福成点头:“明日要去药肆进些药材……”

    老爷子道:“你这药铺开了也没见有什么用我这一个咳嗽都治不好…呵忒!”老爷子又吐出一口老痰。

    李福成尴尬得摸鼻子。

    老爷子拄着杖,转身到房里,听到一声翻找的声音,然后又有合上了柜子门的声音。

    出来时拿了一杆小秤,一包绢包着的东西。

    把娟打开,玉手镯,金戒指,玉扳指,还有猫眼石,都是从死人身上,敌人身上拔下来的,这是老爷子当年的战利品。

    之前买铺子的时候,把其中好几件宝贝拿出来了卖了,三十几两呢!

    要不是惦记着自己第二个儿子读书,家里人口拥有的田产在李郸道没成年之前已经不能再多了,全部得换成田产来,那个铺子,如今老爷子也后悔,觉得花了冤枉钱。

    拿出一些碎银子,又把一根银鱼儿,用剪刀减下来一角。

    拿小秤一称,眯着眼,挪着秤砣,看清点数。

    “一两三钱银子!”

    如今银贵,现在开元通宝还没出来,并非一两银子在八百文到一千文之间。

    现在用的是五铢钱,隋朝的时候铸造的,新朝的钱在铸造了,但是发行量还少。还有就是私钱很多,根本不足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