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缘起 第九章 关节

    第一卷 缘起 第九章 关节 (第2/3页)

分为炼与锻两个工序。先造通风土炉,在土炉中放入木炭、矿石、灰石,点火后不断鼓入气流,加快木炭燃烧以提升温度,直至矿石熔化,杂质流出,铁胚留存于炉内,至此炼铁工序结束。如要造成铁剑、农具或其它器具,则还须进行锻造,此项工序说起来简单,却也极为考验匠人经验,将铁胚取出后,再次在高温火炉内加热,待铁胚软化后,再进行锤打成形,成形后的器具,还须不断淬火提纯。此时,匠人的经验就尤为重要了,当年赤山的金氏先辈中,一名优秀的工匠,经年累月,也难以锻造一把上好的宝剑。”

    虽然炼铁锻铁之法是楚戈留下姬可的理由,但对于《楚歌》在各族中的情况,更能勾起楚戈的兴趣。但这次楚戈学乖了,姬可不讲,他也闭嘴不问。

    河至山前,形成肘形大拐弯,河湾处水流平缓,河沙更深。两人看向河湾外侧的山石,不由喜出望外。如刀砍斧削一般的山壁,赤黑相间,正是传说中与赤山相似的色彩与形致。楚戈即使没有看过《楚歌》中篇的描述,也猜道此山含有丰富的铁砂矿。

    “翻过这座矿山的山坳,天黑前,我们就可以到达白草滩了。”姬可抬头看了一下方位,大声说道,“要不也如你所愿,就叫此山为楚赤山,与先辈的赤山同名吧。”

    “一切如姬姐安排,不过,我更想沿这条河走一段,看能否找到河流的出口,看是否是流向白草滩上游名为黄石浦的渡口。”楚戈将目光转向河湾的下游,意犹未尽地征询姬可的意见。

    “时间不早,不如过几天编木筏从沧水黄石浦溯流而上,或许会更有收获。”姬可却是觉得今天应当适可而止了。“而且,翻越赤山,正好查探矿石更多情况,到时我们还要携带一些回去。”

    两人于河水浅滩处渡河,在赤山中觅得野兽行走的小径,艰难攀行。日已偏西,猛兽吼叫声从远山传来,两人仗着铁剑锋利,披荆斩棘,到得山坳处,天色更暗。一路上,姬可搜集了一些松油,吩咐楚戈砍些树枝包裹松油后用细藤一圈圈扎好,准备天黑当火把使用。登上一处高地,再向南眺望,依稀可见沧水在黄昏中缓缓流淌。

    夜色来袭,两人打起火把防止蛇虫蜂蚁等物,这一行对楚戈来说收获颇丰,似乎还要整理一下头绪,一路上不停与姬可探讨兵训学堂的一些规划,不知不觉间,天黑已快一个时辰了。两人下得赤山后,再次翻越两条山岭,远远见对面山岭有火把移动,喊话后知道是楚恩带着楚枳、楚标正赶来接应。原来,姬楚二人已不知不觉来到兵训学堂的的后山,也是楚戈他们日常训练之处,已是极为熟悉。众人会合后,叙说别后事宜。

    “楚哥儿,以后行事,你已经不是代表你一人,而是代表兵训学堂和这白草滩左近楚人年轻一代,还有陈叔生前重托在身,不要事事躬亲去做,要知道分派学员去做。”楚恩见众人叙说完,又提醒楚戈。

    “八叔教训的是,只是事关中岭与沧水部,不敢大意。”楚戈说道。一直以来,楚家湾和白草滩这一带都属于沧水部,但陈老夫子本人是从中原迁来,相对来说兵训学堂作为一个实验场,也算是游离于两大部族之间。

    “看沧水部此次行动,似乎对兵训学堂还俘一事成见甚深,以后你在这里一些兵训实验,还得小心从事。我明天就欲返回中岭,你多加保重。”楚恩对这族侄虽颇为满意,但还是事事提醒,停了一下,又说道,“宗飞此人,外粗内细,品性不差,你此次与他不打不相识。今后与沧水部有为难的事,倒是可以通过他接触一下宗氏之人,或许有不错的效果。”

    “小侄也有此感觉,后期见机行事吧。”楚戈族内各姓氏情况也有一些了解,颇为认可楚恩的提醒。

    不多时,众人回到兵训学堂,楚林、田伊等人还在等消息,看到楚戈、姬可安然返回,都甚是欣喜。

    安排好姬可、田伊两人的就寝房间,楚戈想着楚恩第二日要返回沧水部,又信步走到楚恩住处,没及推门,就听楚恩出声让其进去说话。

    “八叔果然是耳聪目明,小侄也算手脚轻盈,没想到你还是听出来了。”楚戈推门而入,笑着奉承道。

    “哈哈,这有何难,说吧,是不是沧水部一事还在萦怀?”楚恩知他来此有事,直接问道。

    “我猜此次领队之人,应是楚涉无疑,为何他不在我们到达之前,一举射杀濮人,同时也可以嫁祸于我们兵训学堂?八叔可有什么想法?”楚戈经过这几日与楚恩相处,知道他性格,也不拐弯抹角。

    “你说及此事,我也有考虑,目下来看,只有一种可能!”楚恩沉吟片刻,说道,“楚涉长老此次行动,应该志不在射杀那几个濮人,引起楚濮又一轮的冲突,而是另有所图。而他所图的,应该与楚哥儿你有关。”

    “八叔见笑了,我与姬可说楚涉惜才,不过是一派说笑之言。这个当不得真。”楚戈忙解释道。

    “也不尽然,你想想你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