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虚妄 第四章 征招

    第二卷 虚妄 第四章 征招 (第2/3页)

筹备回白草滩之事。想着已有一月未见母亲,楚戈又交待如果风氏挂念,可以让其来蓝门关相见。心下盘算着,如果此次北去,不知道何年何月再与母亲相见。原来,自当日楚戈受箭创后,便有人报于楚家湾的风氏,风氏担心儿子安危,自此搬去白草滩兵训学堂长住。

    楚戈接着又与楚林商议甄选些值得培养提携的优秀子弟,准备作为基础武官备选。兵训学堂自去年计划扩展后,也吸引了不少成年的优秀子弟入训,甄选五十人并非难事,但考虑到作战非同儿戏,还需要一些有经验、见过血腥的老卒带领。因此,只在兵训学堂中遴选了二十来人,其余人员,均在沧水本部老卒中挑选。

    两人商议待定,田伊与楚枳从外面进来,拿来难民名单。楚戈一看,颇为意外,名单不再以以往的树皮誊抄,而是以中岭一带常见的金竹为材料,削制成一尺长两指宽的竹片誊抄,更加结实耐用了。楚戈出口赞道:“这又是姬姐想出来的办法,这样用竹片编写文字,更加方便结实了。”

    “总不能事事都是姬姐去想法,这可是田伊姐着人制作的。”楚枳在一旁为田伊表功。田伊则在一旁面色不霁,楚戈一时很是尴尬。

    “名册准备好了,枳哥也算熟悉,你们商议。我先收拾一下,午后要与姬姐同路从白草滩回白沙洲去了。”田伊也不争辩,就欲转身出去。

    “我那有小伊姐熟悉,还是你和楚哥来说明吧。”楚枳一边出声挽留,一边挤眉弄眼暗示楚戈与楚林——田伊有些着恼刚刚楚戈的无心之语——楚枳要楚戈赶紧挽留。

    “哎,我说小伊这么能干,怎么可能比姬姐差呢,楚哥儿你真是有眼无珠。”楚林哈哈笑道,一旁还踢了楚戈一脚。

    “小林哥千万别这么说,这是要羞辱我呀。”田伊本来迈出的小脚赶紧止住,回过头来解释道。

    “是我没问清楚。这段时间小伊辛苦了,本来可以就待在兵训学堂的,还跟我们几个大男人到处奔波。”楚戈赶紧补救。

    “那里,是我不愿一个人闷在那边,要跟姬姐来的。”田伊说道,经楚林一激,田伊也没好意思再提要出去收拾东西,顺便说道,“名册上为北山、夷北、歧山、禹西四地的青壮,则用小圈标记出了,共计一千零六十三人,其中最为合适的青壮,譬如一家有兄弟两人或三人者,愿意返乡者,年二十五以下者,又标有小点,计有七百一十二人。这七百一十二人另注有身高、体重和原籍详细地址。便是旁边这些竹牍上。上次,上次你说要登记更详细些,这两天你出去后,恰好对青壮做了些整理,正好合你使用。”

    说完这些,田伊深深看了楚戈一眼,不待答话,欠身而退,未做停留。看着田伊出去的背影,楚枳还在一旁嘿嘿看楚戈笑话,楚戈瞪了他一眼,他才悻悻离去。

    楚戈听得真确,此时已经有些局促不安,突然间发现,这个小姑娘已非当初在界岭山,躲在姬可与田济身后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孩。有这名单,他与楚林只须带上去按图索骥,省去了极大的时间,原以为最难的征招环节,眼下,反而只需要甄别说服这七百一十二人即可。反而是基层队长,真成了难点。目下,北地军情紧急如火,节约几天时间,意味着楚人少受一份损失。楚戈甚至有掌自己嘴的冲动,如果刚刚没有楚林灵机一激,说不定田伊拂袖而去,他们几人还在为征招一事抓瞎呢。

    事不宜迟,楚林建议立即着手通知这七百一十二名青壮到蓝门关来。另一方面,午后即着手甄选沧水本部老卒。姬可与田伊正好回白草滩,也按楚戈与楚林拟定的名单,通知遴选好的学员到蓝门关集合。楚戈与楚林又商议些战训科目,两人其实并未参加过实战,也只能依据陈老夫子所教授内容纸上谈兵,此时,楚戈真有些后悔未让宗飞赶快回来。

    清晨,夏日山间轻风微凉。七百一十名青壮聚集校场,暂时没有人组织,有互相熟识的,三三两两站在一起,互相聊着天、吹着牛,猜疑着此次招集大家前来的目的。楚戈与楚林带着三十多名沧水部老卒过来时,喧嚣的校场才暂时安定,三十多名老卒按预定行伍列队而入,这些人更是投来疑惑的眼光。这两天里,楚戈与楚林在沧水本部审核了所有老卒的档案,足有四百份,又亲自与这些人面谈,最后去芜存精,留下了三十多名能识字、精干的人员。

    “诸位同胞,你们在沧水部妻儿父母,可有安顿好?生计饮食,可还适应?”楚戈让老卒驱使这些难民青壮都聚拢过来,当先问道,引得一众人面面相觑。

    “各位其实不用回答,我知道这沧水部不如各位在北方家乡。不过,各位从北地避难而来,背井离乡近千里,当知道在他乡的生计不易。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生逢乱世,各位是不幸的,不过能站在这里,听我这一席话,各位却又算是幸运儿。”楚戈说到这里,略停了停,又抬高声音说道,“想想各位可能还有远在北地的亲眷,或者还在避难途中,无处安生的同胞;又或已经蒙难,枉死故地,甚至为奴为婢的亲人,各位当真万幸。”这一席话,让刚刚还互相议论纷纷的众人,又安静下来。“狄人南侵,夺我田地、占我家园、辱我妻女、毁我宗庙,我楚戈与各位苟且安生于沧水部,生为楚族男儿,实乃愧对先祖,愧对族人。近几日,楚戈无时无刻不想着北上杀敌,复我河山。”

    “楚谚有云:‘楚虽一隅,终王天下’,遥想楚族先辈,尚武好勇,拓地千里,成为在这夏洲大陆最大的一族,难道如今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