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乐 第七章 望月煮酒

    一 安乐 第七章 望月煮酒 (第2/3页)

 然而还得撑着,不能下了对方的面子。

    可被给了面子的人浑然不知,依然不依不饶:“子钧久闻安乐殿下虽身在深宫,但饱览群书,今日便想请教一二。殿下既博古通今,如何看待青史记载?”

    安乐当真噎了一噎。

    原来不仅要商业互吹,还要考策论!就为了一壶酒?!

    自己搭上的成本似乎有点高。

    可惜酒已下肚,所谓吃人嘴短,欠债还钱……

    安乐清清嗓子,“古人记史,大约不是想流芳百世,就是想警醒后人。今人既为后人,大约就要发扬遗志、吸取教训,继续做先人未竟的事业,莫要重蹈覆辙。”

    很好,这回答虚实相间、肥瘦结合,对得起这风花雪月了。

    嬴钧眸光一转,淡淡笑道:“殿下果然胸中有沟壑,远非寻常深宫弱女可比。那么依殿下看来,今人当恪守史训,奉之为圭臬?”

    “那自然不是。”

    梅花白喝下肚时暖意融融,后劲儿却足。安乐煞有介事地敲敲案几,“历史当成故事看,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有意思得很。不过,文字是活的,青简是死的,谁知道写史的人下笔之时有没有藏着掖着什么,后人又没有真的经历过,还不是写什么就是什么?”

    “哦?”嬴钧不知想起了什么,目光有些玩味地落在她身上。

    酒色壮胆,她竟也不恼,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随口就来了灵感,“就说‘兄弟’吧,从天子到诸侯,兄弟之间的故事可真是数不胜数。比如说,三百多年前的昌国厉公和弟弟衡夷君。这昌厉公嘛,不是韩大家亲口论断——”

    呃,酒量不太行,这么基本的常识怎么也断片儿了。

    嬴钧很自然地开口提醒:“有经纬之才,但为兄不友,残暴酷烈。”

    “没错!”安乐一拍手。

    这位昌厉公,可是“为兄不友”的经典反面教材。

    史料记载,昌国位于大河下游,时值大河水患,他命自己即位前质于昭国的弟弟衡夷君冯夷治水,却又因衡夷君治水有功获得百姓爱戴而忌惮,弑杀亲弟。

    这样心肠恶毒的人必不得好下场,果然几年后便又被另一个弟弟谋害篡位。此人比起两位兄长,可谓是既心胸狭窄,又愚不可及,即位没几年,昌国便被景国灭了。

    安乐摇摇头:“这记载寥寥几句,看着无甚新奇,我倒是觉得有些奇怪。比如要是这位昌君真的那么恨自己的弟弟,在他还是质子时找人把他杀了不就是了,就算杀不了,即位后不召回就是了,何必召回后又委以重任,委以重任之后又杀了他?依我看,不是史官乱写,就是这位昌厉公不知犯的哪门子别扭。”

    嬴钧的目光在她身上温柔地扫过,几乎带了几分宠溺,眼中映出暖橙色的炉火:“很有道理。”

    听众很配合,不过说话的人忽然意识到什么不对。

    “哎呀对不住,”安乐后知后觉,无比尴尬,“没有说你很好杀的意思。等殿下到了晏国,在晏王宫里还是很安全的!”

    嬴钧笑起来:“借殿下吉言,我想我不会那么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