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安乐 第十一章 松风月行

    一 安乐 第十一章 松风月行 (第3/3页)

瑟之情,两人都颇为默契地没有提到安乐,在场的几个宫人就更不会说了,因此父王只罚了太平,还专门指派了人手在她的祺秀宫外看着,机灵如她也无法再溜到明瑟宫来。

    ……这样也好,安乐自己虽然没说,但其实也是有点恼她的。

    唉,这个不安生的小祖宗。要是二哥在就好了,她就不会整日来缠着她,或是找嬴钧的麻烦……

    想起二哥,她习惯性地想摸摸腰间玉玦,却摸了个空。

    去哪里了?!

    她一下子紧张起来,身上没有,在殿内四处找了一圈,一边翻找一边回想玉玦可能掉在了什么地方。

    依稀记得,自己在茶馆后堂看书呷茶时玉玦还是在的,自己跟着念锦和太平回宫时急匆匆的,也许落在那段路上了。

    不对,自己回到宫里后似乎还隐约听到玉玦挂在腰间的清鸣脆响,那么也许是在嬴钧和太平争执时掉在了御花园,或是回明瑟宫的路上?

    安乐望了望窗外。一弯蛾眉月清辉淡淡,挂在夜空之中,似是比夜幕将至时更加低垂,光也黯淡了些。

    夜色已深,下人们大多去睡了,宫里一片静谧。

    犹豫再三,她还是拿了个灯笼,自己出了门。

    安乐尚年幼不懂事时,便蒙太子二哥多加照顾,她心存感激,也十分惶恐。

    十五岁时,她随二哥去琰阳。启程返回晏国的前一天,二哥赠了她这块玉玦。翡翠玉玦形状奇特,是一片草叶模样,云纹缠绵,青翠欲滴,翡翠在日光下透着温润清泠的光芒,仿佛自己有生命似的,放在身边就让人心安。

    二哥说,这是一位故人托他转交给她的。

    若是从前,恐怕以二哥的本事,三言两语便能把小安乐的好奇心打发过去。可她已是及笄的大姑娘,心思剔透,便旁敲侧击怎么也不肯放弃地想打听这位“故人”究竟是谁。

    磨了半日,二哥到底是妥协了,告诉了她一桩往事。

    原来,这玉玦,原本属于安乐的生母,随晏王后嫁来的滕妾。

    二哥幼时,母后并不受宠,宫中宠妃作乱,数次想要对他下手,却是这位滕妾敏慧非常,多次救他免于灾祸,年幼的太子因此与她颇为亲近,经常到她居住的明瑟宫来玩耍。

    后来,滕妾有喜,临盆前几日却觉得心神不定,预感到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在小太子再次来玩耍的时候,把自己最珍视的玉玦赠予了他,佑他一生平安。

    滕妾难产而死,公主阿云却侥幸活了下来。

    小太子第一次经历亲近之人的生离死别,很是伤心了一阵子,又把玉玦好好地收藏起来,像原来那位滕妾照顾自己一般,细心地照顾阿云。

    待到他质于琰阳,要与安乐千里之隔,无法再对她有所照应,便决定将玉玦重新赠予它本来该有的主人,安乐公主。

    三年来,安乐一直将玉玦挂在腰间,也时时摩挲。玉玦与她相亲,愈发变得清透洁净,光华夺目。

    这是安乐最珍视的物件,就如同锦瑟月行一般。今日她已失了月行,却万万不能再丢了玉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