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家坝芦笙夺魁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四章 王家坝芦笙夺魁 (第1/3页)

    话说当晚赵老八一行人等迟迟未归。几家人心里没底,打着火把找赵福生去了。赵福生也觉得事有蹊跷,便叫上庄里的几个后生多备了火把,一同前去接应。

    出庄寻去八里有余,都还未见赵老八人等踪影,众人举火时而呼唤继续向前寻去……翻过一座山,又过了一道梁子,才进到了阴风坳地界。

    刚一进入山坳,狂风就迎面而来,直接吹灭了好几人手中的火把。还好人多,依然还有几根燃烧得通透,却也少不了让人唏嘘一场。

    又行一段,众人三行五步呼唤而走,回声在这万籁俱静的山间阵阵回荡。突然,隐约听得有人回应。众人一喜,边走边呼,顺着回应声传来的方向寻去,却没有道路,只能劈荆斩棘沿绕着羊肠鸟道而行。

    近了一看,正是赵老八掉在荆棘蓬上,惊魂未定,摇摇欲坠,动弹不得。问他何故至此,他人何在?他也不知,只说看到黑影,追他而来,惧怕是鬼,迷迷糊糊跌落于此……

    众人在阴风坳和阴风谷里满山寻唤,寻至三更之后才将一个个身心交病,七零八落的他们寻回。

    回到庄里,已近天初明,雄鸡高亢,天边渐渐泛白,丝丝红光挂射天际,好些人家也已经生火置办煮猪食,柴烟缭绕在赵家庄的上空,空气中透着一股柴禾的清香……

    玉虔叔和赵家族长已早早来到了宗祠。花树下也已汇集了三三两两的姑娘,个个盛装妖娆,有说有笑,激情荡漾。更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陆陆续续从各家各户、四面八方赶来……

    赵福生吩咐大家,先回家洗漱穿戴一番再去宗祠集中出发,随即自个儿也回家准备收拾一下。

    暂且在此介绍一番苗疆的采花节。对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按苗疆老人的说法,这是苗家人向天地先贤祈祷祭祀、为后世开枝散叶,繁衍苗疆生生不息的古老习俗。在这个节日里,除了隆重的祭祀和技、艺传承的比试外,更有男欢女爱畅情山间的自由……

    在晨光中,不仅各庄各寨的仪仗队抬着自备的花树和祭品从四面八方争先恐后地向祭祀山赶来,而且更有苗疆的男女老少向花场纷至沓来,他们有挑担的、有背箩筐的、有手提的、有肩扛的、有看热闹的、也有无所事事的、有游商也有走贩……他们各自携带着各自的行头,奔向花场的各个地界摊头,各有各的打算,各做各的营生;采花场便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临时集市……

    祭祀山是一座被九座小山丘围绕着的中心山头,它高高耸立,远远高于周边围绕的小山丘。各丘峰间隔有近二里之遥,远观望去,恰似****之状。这九山一峰的地界正是苗疆年年举办采花节的菜花场。

    各乡各寨早已在各自的山头地界搭场妥当。一眼望去,黑、黄、白三色族旗插满各个山头;最为醒目的还数祭祀山上的三面大旗——黑旗绣的飞天金龙、黄旗纳的鹰翔九天、白旗织的虎啸长空,微风掠过,翻打得哧哧炸响。

    登上祭祀山顶,豁然开朗,一马平川。走近一看,祭祀台位于山顶中心,用石块叠垒而成,拾级而上,五丈见方于顶,高约二丈有余。祭台台阶前排放有两个石槽香炉。祭台中心,一字排开放置有五个五尺见方,高约八尺的石鼎,每个石鼎之上刻着同样的水牛埋头跪地图案。三面大旗居中一字排开插在祭祀台边缘的石洞里,像三位威武的将军,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祭台之后,数百丈开外,在山的边缘处,矗立着一面百十丈高长满藤萝杂蔓的天然熔岩石壁,石壁上刻有一幅巨大的长发人首蝶身像,蝶身之下,是一十数丈宽大洞口。洞口上额篆刻着“采花洞”三个大字,左右两边草书刻得一对联“木华相思落千寻,琴瑟齐鸣共案生。”

    洞口十步开外,齐整有序地插满了各庄各寨备置的花树,清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