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少年当街杀人往事

    第14章 少年当街杀人往事 (第3/3页)

一时间尘土飞扬,街坊们见状纷纷奔来看热闹。

    俩兄弟躺在地上,还不依不饶,嘴里不干不净地咒骂杨老六家中的女性亲人,一边还抽刀紧握在手伺机出手报复。杨老六少年心性,那里受得了,加上跟来的杨艾儿手舞足蹈,把这两兄弟恶行劣迹概说了一通,别的还好,竟然还打过杨艾儿的耳刮子,杨老六一时火起,几脚踩断二人手脚,不管杀猪般的哀嚎,把两兄弟拖来迭做一堆,也不言语,纵身骑压在上面,当着数百围观街坊睽睽众目,抡起斗大拳头,左右开弓,似过年捣糍粑一般乱捶,拳急如暴雨,拳重如撼山,一拳复一拳,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一时尘土激荡,血肉横溅,靠近的街坊溅了一身一脸的血污仍不愿离去。不到一炷香功夫,把两人擂做一摊肉糜,根本分不出哪是哥哪是弟,哥中有弟弟中有哥,哥弟永不分离了。

    当时,西街与这泼皮兄弟斩鸡头烧黄纸的捕快,刀棍俱在手上,也闻讯赶来在围观之列。但无一人敢出声言语半句喝阻,眼睁睁看着兄弟俩从活蹦乱跳的大活人,变成了数百斤重的包子肉馅。

    据说,刑部最硬气的仟作宋建阳,去勘验现场回来后,头一个月,只要一闭眼就看见一摊红艳艳的肉馅,吃什么吐什么,生生吐坏了一副好好的胃口,后面的半年,只能吃得下稀粥馒头就辣椒炒咸菜。此后,宋建阳这位喜欢灰谐笑谑的胖子,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竹竿。刑部新入门捕快仵作总是好奇宋胖子这绰号,去问前辈时,答案一定是一顿没头没脑的暴栗,久而久之,便成刑部禁忌。

    杨六郎当街杀人,梁大先生正好是现场围观之人,潘太师也是接到了刑部具体呈报,了解来龙去脉及现场经过,一是事件的确惊世骇俗,二是犯事者是杨家老六。

    杨老六杀人证据确凿,收监押在刑部大牢,之后便是轰轰烈烈的狱讼,引发一场庙堂争端。有人主张杨老六少年英雄,见义勇为,为民除害,应以褒扬奖赏,有人主张杨老六藐视律法,凶狠暴虐,草菅人命,应按律斩首弃市,以儆效尤。众说给纭,莫衷一是。

    杨老六娘亲杨老夫人和嫂嫂柴郡主一起到审刑院撒泼打滚,潘太师出面力保,仍抵不过御史台那班力求刚正不阿流芳百世的骨鲠诤臣的口诛笔伐。幸好有当地长期受那死鬼兄弟欺压的街坊们,黑鸦鸦几百号老弱妇孺在大理寺门口跪了三天三夜,为杨老六伸冤作保。皇帝起了恻隐之心,心里念叨着老杨家一百多年来在西北吃了多少沙子,李棠溪善于察颜观色,私底下与皇帝说,这小疯子再磨磨性子,上个绺头,扔到边关,又是一条万夫莫敌的好汉,陛下可不能自毁长城哪!

    皇帝便借着太后寿诞大赦天下的由头,悄悄把杨老六放了回家,差李棠溪便衣徒步前去杨府带了句话,老嫂子得看住老六喽,再出门惹事,朕便把他黔了面,送到国子监洗茅房去。把一旁听着的杨老六吓得眼皮直跳,心里直骂,直娘贼的皇帝老儿,手段儿真真狠辣……。

    此后一直到杨六郎十七岁投军,极少能自由出入天波府大门,每日早晨,被杨老夫人拿了枝竹鞭,押着到家塾里,跟一帮十一二岁的小屁孩一起,听白胡子老头讲经说法,日日如坐针毡,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