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活死人报仇 第17章 山东的买卖(上)

    卷一 活死人报仇 第17章 山东的买卖(上) (第2/3页)

是朝廷里有人不希望看到这些匪类能落个好下场,不想看到宋保义派出赍着降书的使者出现在大梁城里。但是一些话,又不能在朝议或御书房里讲开,只能找到梁大先生帮忙。

    这三天来,张庆之把能够搜集到大野泽匪徒的信息谍情、鲁豫边界的道路河川等等,抄录在一张张纸条上,贴满了马车的内壁,趴在马车里,拿着一条炭笔,一路顛簸一路写画。

    那位大佬传来的消息,是有大野泽十几个身手了得的当家头目,还有二、三位官兵中改头换面的百战悍将,分明暗两拨护送那位宋保义特使从山东潜入河南,进大内向皇帝献降书。

    这是一个很扎手的买卖。因为那位大佬要的不仅是这宋保义使者的命,而还要宋保义的降书不能进入大梁城。

    要在五六天有限的时间内运筹安排,刺杀近二十个能搏命敢搏命的高手重重保护的人,梁大先生第一感觉是成功率不大,搞不好要把整个清绝楼都搭了进去,第二感觉是一定还会有暗中的使者,一明一暗,一正一奇。如果宋保义没有狡兔三窟的阴鸷性子,凡事不留有后手,他的的脑袋早就在寿张县的城楼上风干了。

    明的好搞,集中杀手一路拼杀过去就是了,能挡得住清绝楼十位顶尖杀手舍命搏杀的绿林和江湖势力,大概还没有四五家。暗的难弄,因为根本不知道谁是,不知道走那条道。这与清绝楼以往目标明确的买卖十分不一样。

    所以张庆之本次独任大事,梁大先生袖手旁观。因为梁大先生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事不关己,关己则乱。

    张庆之足足折腾了三天,得出的结论是,老谋深算的宋保义一定会派出三位特使而非消息所确定的一位,也不是梁大先生预判的两位。他们会分批分不同的路径进入大梁城。第一拨一定是那位明面上的特使,高手环侍,吸引截杀,如果一路上能够冲过截杀进入大梁城最好,不能,也要做好诱饵;第二拨应该吊在第一拨后面不远不近,人数不多,恰恰能够趁前面乱战混战之后的疲惫松懈越过截杀圈,快速进入大梁城;第三拨应该是二三人甚至一人孤身从另外的路径,相机行动,潜向大梁城,作为最后的后手。

    第一拨第二拨人好找,河南山东两地边界,共有大大小小官道和蹊径十一条,水路三条,起动暗桩谍子,在各条道路上守株待兔便是了,第三拨麻烦,每日来往山东河南两地的,不计其数,要找这第三拨,与大海捞针差不了多少。

    梁大先生听了张庆之的结论,一阵阵头痛,他想过宋保义会安排二拨人潜入大梁城,却不是三拨,这下难上加难了。

    所以张庆之睡着了,就轮到梁大先生头痛了。

    ————————————

    张庆之给杨六郎提前安排的武器是一把江湖上常见的朴刀,只不过这把朴刀比寻常江湖刀客所用的刀背厚得多,刀刃也长了五寸,刀子由豹子帮忙磨好的,吹毛断发。

    豹子是个活泼开朗的年轻人,爱笑,一笑起来就露着一口漂亮的白牙,很是热情助人,使两柄短刀,平时就做铁匠打铁,所以对于磨刀很有心得。

    第二天中午时分,张庆之刚睡醒,还满脸潮红双眼血丝,一只鸽子把消息传来。张庆之一手不停地从食盒里抓起糕点往嘴里填塞,一手按着一张白绢上的线条图画,给梁大先生、杨六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