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共()产模式

    第136章 共()产模式 (第2/3页)

    “由于所有的任务,都是按‘人之需’作为出发点,派生出来的,这就打破了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形式。你甚至可以说,它们这种形式,压根跟经济是不相关的。它直接的描绘就是‘个人之需的表达,以及个人之需得到满足’,完全抛弃了什么商品概念,以及与商品挂钩的货币标尺。”

    “从这套劳动系统的任务派发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月国的个人,都有自己的的活动范围,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在任何行业、领域从事工作,完全不受限制,真正发挥了‘各尽所能’,即你能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能接什么任务的劳动,就去接什么任务的劳动。”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完全可以做到遵循个人的兴趣爱好,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是科学家,下午就成了医生,傍晚又成了厨师,等等。完全就是你想干啥就干啥。”

    “我认为,这套系统真正做到了‘解放人的自由’。”

    “在这套系统里,完全找不到生产资料的影子。生产资料完全被淡化,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私有制问题。在这里,生产资料似乎成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存在,所以不会有人萌发占坑不拉的私心私欲。而且人们并不固定在一个职业上,所以固定的生产资料会跟不上他们的步伐,这从根源上就杜绝了私有制的产生。”

    “他们使用贡献值这种价值系统,衡量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整个个体的行为,即从事生产的整个行为。这是货币系统比拟不了的,也不能比拟的。这也是无法跟月国进行货币结算的直接原因。”

    到底是共产真爱粉,一下子就给唐国人找到了,货币结算匹配不上的症结所在了。

    接下来,专家们纷纷向管理层提议,去跟月国建交,向他们学习使用这套劳动系统,还有意愿系统。

    采不采用这两套系统,暂且不说,至少先研究透彻,为将来实现共产,作有用的参考。

    ……

    “这两套系统,太有意思了。”

    刘帮兴趣盎然地道:

    “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发出需要的任务。可惜啊,月国不实行婚姻制度,也不推行家庭作为社会的小单位,不然,找老婆就不是问题了。发个找老婆的任务出去,应该就有女性接单。”

    刘帮说到这里,自已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秦灿听了,笑着附和道:

    “对对对,任务完成时间:一辈子。任务贡献值……哦,他们的贡献值只能面向国家,不能面对私人,无法转让,也无法流通,所以哪天死了,就不能当遗产留给配偶和子女。”

    “他们国家没有配偶,不存在丈夫和妻子这样的家属,连子女都是去孵化宫领养的。”

    陈冲提示道。

    “没有配偶,没有家庭的观念,纯粹就是个体生活。那他们领养的子女,也没多大意义啊。毕竟贡献值不能转让,自然不能转让给子女。子女不依赖父母,也要靠接任务生存。这样的父子关系,既非血缘,又没有亲情的纽带,难以维持啊!”

    宋昌感叹道。

    “据了解,领养孩子的,都是未被转化的东林人。真正的月族人,他们是不领养孩子的。”

    唐起说道。

    “那他们的人力储备,不就一片空白了?”

    陈虹好奇问道:

    “难道月族人都不会老?不会死吗?”

    “孵化宫是国家建造的,人力储备属于计划产业,月国的管理层会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安排孵化后代的数量。”

    唐起回答道。

    “那像咱们这种传统家庭观念,比较重的国家,不就很难适应月国的这两套系统了吗?”

    陈虹道。

    “不见得啊!”

    秦灿回答道:

    “就我当明星的那会,碰到的很多同行,都对家庭观念比较淡薄,不婚、丁克什么的,他们比较推崇。我觉得时代在变,放眼现在的经济大国,越是发达的国家,越对家庭观念看得淡,人们更注重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想把一生的精力,放在培育子女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