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大道与大盗

    青铜大道与大盗 (第3/3页)

稽的谬说,我不能不站起来郑重地提请临时的同行们注意。岂料在后来的投票中,如此将当下功利置于历史真相之上的烂片竟然获得过半数赞成票。大概是身陷青铜重器的历史品格中不能自拔,在投票现场自己拍案而起,说了一大通气愤的话。那样的气愤其实是小说气场的舒展。是对社会真实中那些披着“大师”的文化外衣,实则干着“窃市”“窃省”乃至“窃国”勾当的奸佞之徒的血性爆发。

    文化的本质是风范,文学的道理是风骨。

    一个人可以成为风范,但成不了文化,成为文化需要一大批可以代表这个民族的人同样拥有某种风范。一部小说不可以覆盖全部文学,却可以成为文学的风骨。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蟠虺纹饰,用同样无法再普通的方式铸造成透空样式,就成了千年之后的叹为观止!将数不清的平凡之物,用数不清的平凡姿态,一点点地堆积起来,比如生命中的一分一秒,比如大海中的每一滴水,最终的体现便是奇迹了。不要说人生太普通,也不要企望等到伟大人生突然降临,那些仍然活着的任何一种人事,都应当被看作具备天大的可能。比如我们对曾侯乙尊盘的认知,无论用何种理由拥有她、利用她,都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原欲和显而易见的原罪,等到灰飞烟灭之际,那些理由就变得不如一粒铜锈,也不如一只沙眼。

    关于曾侯乙尊盘的论争,不是小说所能解决的,也不是我想干涉的。为着曾侯乙尊盘的写作只是朝向自殷商以来,在这片大地上越辩越不明白、越活越不爽朗的哲理。曾侯乙尊盘是从哪里来的,其实也是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并且将向哪里去的那个磨人问题的青铜说话。那一天,一个句子从脑子里冒出来: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到这一步我才觉得踏实下来。曾侯乙尊盘上的蟠虺纹是表示毒蛇,还是展现小龙,正可以看作是每个人心境的一种浮现。只有不识时务者才能像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与时光歃血会盟!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于东湖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