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得姓名拜恩师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章:初得姓名拜恩师 (第1/3页)

    前言

    自盘古开天辟地,划分天地浑浊,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中华大地由荒莽到繁荣,物尽其能。

    皇帝禅位至夏启,启废公立私,止部落冲突,创历四百余年夏王朝,华夏民族由此形成。后传位十四世至夏桀,桀迁都于斟鄩,荒淫无度,暴虐无道,诸侯不朝。

    商汤自黄河以南,揭竿而起,鸣条灭夏,创立商朝,三十一世传殷纣。

    殷纣本是文武双全明智之主,后取祸于女娲娘娘,受妲己之惑,杀妻诛子信谗言,紊乱朝纲绝伦纪。

    西岐之主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后八百镇诸侯会孟泽,子牙出山辅周主,牧野之战败殷纣,创大周王朝,历世八百余年。

    本书故事缘起夏桀,成于西周之末。

    传闻夏桀末年,从褒城飞来一龙,降于王庭,口流涎沫,作人言,谓桀王曰:‘吾乃褒城之君也。’

    桀王恐惧,召集士卒,唤太史,问曰:孤欲杀龙,可知凶吉?太史占之,曰不吉。

    王曰:孤命人逐之去,吉否?再占,又不吉。

    桀王问之:为之奈何?

    太史答奏:神人下降,必主祯祥,神龙在上,口吐人言,涎水横溅,龙涎乃龙之精华,收之必得鸿福。

    桀王尊其言,命人收藏龙涎于国库中。神龙盘桓少许,自腾空而起,不见踪迹。

    可笑桀王藏龙涎未获鸿福,还落个家败国破,未得善终。此是后话,不表。

    单说那龙涎藏于国库七百余年,到周朝历王时,发七色祥彩。周历王命库丁开盒观之。

    侍臣打开金椟,手捧金盘呈上。历王将手接盘,一时失手堕地,所藏涎沫横流庭下,化成两团龙元,盘旋于庭中,内侍逐之,直入后宫,钻入一婢女腹中,不见踪影。

    此婢女怀孕七七四十九年整,产下一对金童玉女。后宫之主姜后因婢女不夫而孕,视为不祥之物,命溺于河中。

    那对金童玉女本是龙之子女,根本无惧水火,便潜在水中,随波漂流,一直飘至褒城。

    第一章:初得姓名拜恩师

    上古时代,神、龙、异兽遍布神州各地。自大禹治水时期,神谕渐散,神人消失,神龙所剩无几,各类异兽也显有出没,它们究竟去哪里去了,无人知晓。

    周王朝境内靠西的边域,有个名叫褒国的小国,当时周主权势暗弱,各路诸侯挣权夺地,战乱不休,而处在边疆的褒国由于地理位置不起眼免于战乱,偏居一隅。

    褒国西面有座二巫山,山高有千米,山底部全是陡峭岩石,高不可攀,在往上一些是乔木及杂草,最顶端地势高耸,气温异常寒冷,常年飘雪。

    褒国南临荆楚之地,东接大随国,气候温润,民风淳朴。

    从褒国中心城市褒城向西望去,可以看见二巫山被鲜明的颜色分割成三层,最底层呈黑褐色,中部是植被覆盖的灰绿色,最上层被浮云遮住,偶尔漏出一角,有时像是白雪,有时像是红褐色的岩浆。

    听住在山角的人说,二巫山对面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四季永春,鸟语花香,是仙人后辈居住的地方,哪里民风淳朴,男才女貌,去哪里生活其乐无穷。

    也有人说,那边是不服王化,惨绝人寰的野人所生存之地。

    山对面的世界究竟如何,谁也不确信,毕竟几十年没有人见识过谁从二巫山走出来过。所有的说法都成了传说。

    直到十四年后的一场屠杀,让周国人民对山对面的世界有了了解。

    褒国是以褒城为中心的国家,褒城被条不知首尾在何处的名叫离生源的大河分割成南北两半。北面地势平坦,村落繁密,南边多丛林,住户稀稀散散。

    在北边有个名叫望巫村的小村,村中只有二十多户人,每户家中也全是些孤寡老人,为何没有青年呢?青年都被招募参军去了。

    望巫村有个老头,人称皎父。那天皎父刚从田边割完麻草准备回家编鞋,他顺着离生源往家走,背后百鸟齐名。

    “老头,快看河中。”一个尖历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的语气从皎父背后传来。

    皎父回头望了望,除了漫天飞舞的鸟没有一人,就背着麻继续往家走。

    “皎父老儿,你老看是不看呀,河中有宝。”那声音又传来,似乎来自天际。

    皎父转过身去,还是没有看见人,心中纳闷今天是撞了邪?定眼一看,才看见河中有鱼跃出水面。

    皎父向鱼群走去,看见五颜六色斑斓的鱼正挤在一起用鱼嘴托扶着两个婴儿。

    皎父赶忙扔掉了手上的麻草,跳入河中,踩水融入鱼群中,抱住了两个孩子,带到了岸上,把两个孩子都放在了地上,一个个举起来端详,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不曾溺死,对着皎父笑呢。

    皎父万分开心,把两个孩子抱回了家,以先后救起的顺序分了长序,女孩为姐姐,男孩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