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杜伯受冤化乌啼

    第二章:杜伯受冤化乌啼 (第2/3页)

火上头,一把推开坠儿捉住的手。正在这时,店小二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麻食。褒洪大叫一声:让你尝尝小爷的厉害。伸手夺过麻食,劈脸扔向那男子。

    那男子用脚把坐着的凳子踢开,站起身,拔剑将麻食劈成两半。看那碗被切处整整齐齐,再看剑刃上面一滴汤汁未粘,真乃宝剑,真乃好功夫。

    褒洪想起师傅教的移步幻影之术,悄无声息、疾如闪电绕到了男子身后,快速出拳,对准男子太阳穴打去。

    那男子没有抬头,也没转身,褒洪以为自己得手,但他的拳还未落下,就感觉腹部传来一股力道,踉跄倒退几步跪在了地上,双手捂着肚子,肚子疼痛难忍。

    坠儿连忙跑过去,扶起褒洪,哭道:“你这人怎么打人啊?”

    男子道:“好像是他先动手的吧。”

    坠儿说:“公子,咱们回家,叫衙役来抓人。”

    男子把玉佩扔到了地上:“出生牛犊血气方刚是好事,鲁莽冲动可不是什么好的性格。”

    褒姒站了起来,揭开了男子戴的草帽,对着褒洪嘟嘴说:“师傅,你要教育他,何必演这一出。”

    原来这男人是姬不举装扮的,他不仅模样和声音改变了,就连神态都换了一个人,也难怪坠儿和褒洪认不出来。

    姬不举说:“我这不是要告诉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省得他成天趾高气昂。”

    褒姒说:“你这告诉不了,这天外天,人外人还是你,你得请个人教训褒洪。”

    褒洪忍着痛跪在地上:“师傅教训的是。”

    姬不举拉起褒洪,让一旁看热闹的小二再去端了份麻食。

    褒洪问:“师傅啥时候出的城?”

    褒姒插嘴道:“一早就跟在我们后面了,你只顾看眼前的美景、美人,哪有心思注意身后。”

    姬不举道:“还是小姐心细。”

    ……

    酒足饭饱后,姬不举让褒洪带小姐和坠儿在城中转转,但只能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要送小姐回宫,然后到西桥下相见。

    褒洪知道师傅要教他新本领了,连声说好。

    邻近天子镐京都城,茅舍泥房所见无几。道路变得开阔,路两旁是轩窗阁楼,玉拦朱楯,户户相连,路上商旅往复不绝。

    褒珦和杜伯随文武百官,穿过宣门,来到前殿。一缕阳光从正门照在金柱上,倒影映在青砖地面上,如水面涟漪波动起伏。

    周宣王戴九行珠冠冕旒,身着锦袍,由司礼搀扶,坐上了天龙玉椅。

    文武百官行三拜九叩之礼,左右司齐声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宗伯召虎奏:“镐京交外乡里有红衣教众,作歌曰:‘月将升,日将没;龙子复生,周国终灭……其歌内容,扰乱视听,迷惑众心,天长地久,恐生变故。”

    宣王问:“前番都内厅长领铁甲数百,剿造谣生事者,不曾斩绝?”

    大宗伯虎答:“红衣教众,如春野草,火烧不尽。”

    宣王问:“红衣教众,缘由何起?乱将何出?”

    太师德月出班答奏:“五百年前,龙始祖应龙最后一次下人间,在灌江河洗澡,腹部剧痛,产下一卵。数年后,上崩地裂,江河枯竭,灌江河水见底,附近村民在河中发现一枚一人多高龙蛋。蛋破壳而出一青年女子,全身赤裸浑身是血,除脸部外长满龙鳞,众人以为是妖怪,一哄而散。

    龙女见大地枯竭,民不聊生,四处怨声载道,留下眼泪,天应其哭声,降下大雨。

    民众见天降恩泽,都夺门而出,在雨中围着龙女载歌载舞。

    龙女恐众人厌恶她身上的龙鳞,常年批着件红色长袍,出没在人烟稀少的山林间。后世感龙女之功,为她修庙宇、供神像,受人间烟火。世人称之为“红衣娘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