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开源制皂

    第八十三章 开源制皂 (第2/3页)

决不了吧,加大产量倒是能弥补一些。不过,这就又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人手。

    搅拌一个水缸的碱液可是件力气活,而且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大,腐蚀性也会加强,要是一不留神弄到皮肤上可得立马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所以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哪怕中途有所轮换,也是件极其累人的活。

    而且就算是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成品也有着些许瑕疵。去污能力吗,凌清浩实验过了,比平常所用的皂角、淘米水要好,但也没有超出太多的优势。其次,因为副产物甘油并没有被分离出来,导致拿肥皂洗手之后,手上会有种黏滑的腻感,让人总产生洗不干净的感觉。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解决,算出最低的盐用量进行盐析即可,所以合着忙活半天只是做完了碱脂反应呐。那么需要加盐吗?油脂、纱布,这些的成本本就不低,市面上销量最好的那种香皂球,由皂角、药与花瓣粉末制成而,卖价普遍为三十文一颗,自家的肥皂要想与其竞争,这成本就是个绕不开的大问题啊。

    小洛对凌清浩头疼的问题只轻飘飘地来了句“那就加上制盐好了”。哎呦喂,哪怕凌清浩没去书院读书,那也是能从家中长辈的口中知道盐铁官卖,制盐贩盐那得朝廷开口啊。是,财帛动人心,私盐贩子各地都有,但这项活可真不是那么好插手的,凌清浩也不愿就在此刻便把宝贵的精力与有限的实力全砸到里面去。

    得,还是拉上小洛一块算算成本吧,草木灰嘛就是一些柴火钱,一斤也就是几个铜板的事,猪油的来源若是与某家屠户长期合作,倒可能压价到十八文一斤,纱布大规模采购的话,二两银子一匹应该没什么问题,或者也可以选择在碱液静置后手工捞取吗。这样一来一斤肥皂的成本足以压缩到三十文以内,而那香皂球二十来颗才有一斤的重量吧。

    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