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中岳传奇

    第三十三章 中岳传奇 (第3/3页)

   张小山笑了笑:“听我接着讲啊。考叔见庄公动了思母之心,便趁热打铁,告诉了庄公其母亲在生他时几乎难产而死所受的苦难。庄公在王府长大,养尊处优,哪里知道这些啊,听了自己出生的经过,完全原谅了母亲,深为后悔自己发下绝誓,今生再不能母子相见。考叔见庄公又后悔又为难,便出了一个既不违背誓言又能让庄公母子重新相见的主意。他献计在天蚨园附近挖了一条大隧洞并引出泉水,名之日黄泉,再安排庄公母子在隧洞中黄泉边相见。郑庄公与其母亲见面后,两人抱头痛哭,互相把对方的不是忘到了九霄云外,自此母慈子孝,被后人传为佳话。这就是‘二十四孝’之一,历史上有名的‘黄泉认母’的故事。郑庄公知错能改,勇于纳谏,超越爱恨情仇,使母子亲情得以回归,使传统孝道得以弘扬,这也是郑庄公能成为春秋‘小霸’的原因之一。”

    张小山讲完,在一旁默默倾听的杨满仓说道:“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作为君王尤其不易。看来我们在这忠孝之地下榻,算是找对地方了!”

    旅途劳顿,一宿好眠。第二天清晨,四人早起,与大自然亲近一番后,按照吴玫的提议,从少林寺古石牌坊开展游览。吴玫知道,古迹的年代越久远,张小山越能讲出诗词、对联、故事,她是在借机为入职旅游公司做准备啊。

    果然,在镌刻有“天下第一名刹”的老石牌坊前,张小山找到了话题:“这座三门四柱三檐的石牌坊可以说是少林寺的标志性建筑,除了牌坊顶端正中睥睨天下的‘天下第一名刹’题字外,左右两侧的‘禅宗祖庭’和‘武林圣地’也阐明了少林寺的特色。牌坊前面的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声悠’说明了少林寺所处的地理位置,牌坊后面的楹联‘九年面壁开禅祖,五百僧兵留义地’则记载了少林寺最重要的历史。”

    “天下第一”还真有一股震慑人的气势,连不信佛的吴玫都流露出朝拜的神情,随大家静静地观赏,以致忘记了拍照留念。

    过了牌坊来到少林寺前的山门广场,这里有东西石牌坊、石狮、旗杆等。广场上有密布的柏树林,使少林古刹显得更加神秘而古朴。

    山门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明代二柱单楼式石牌坊,两座牌坊上都有对联,四人情趣相投,伫足欣赏起来。只见东边牌坊外侧的对联:“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横额为“祖源谛本”。内侧只有横额“跋陀开创”四字,没有对联。西边牌坊外侧的对联:“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横额是“大乘胜地”。这座牌坊内侧也有对联:“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横额为“嵩少禅林”。

    张春桃是女居士,在郢州报恩寺受佛教浸淫多年,对汉传佛教故事有所耳闻。她问道:“小山,那座新牌坊对联中的‘一苇渡长江’和这座古石牌坊对联中的‘雪拥神光膝’应该是两个有名的佛教故事,但我记不十分清楚了,你能讲讲吗?”

    张小山笑道:“不错,这是大乘佛教两个最为有名,也是和少林寺有关的传奇故事。看,真正的少林寺到了,我们进去边参观边讲吧。”他指了指悬挂于少林寺寺门之上,清朝康熙大帝亲笔题写的“少林寺”三个大字。

    四人进入寺门,在逐一参谒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立雪亭、塔林等诸处佛殿、遗迹的同时,张小山边拜佛边讲起佛教故事,倒也别有意味:

    话说禅宗初祖达摩自印度到少林寺始传禅宗之前,先到了南朝的都城南京并和梁武帝萧洐谈佛。萧洐也是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二人的主张不同,谈论起佛事时总是话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能久留,便告辞萧洐,北上弘法。当时,南京有一个神光和尚得知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便去追赶达摩求法。当达摩走到长江岸边时,只见水域茫茫,不见渡船,江边坐着一个老妇,身旁放了一捆芦苇,好像也在等船过江。达摩上前,恭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点头,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将这根芦苇投至水上,此时,神迹出现,只见芦苇陡然变粗变长,达摩从容踩在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这时,神光正好追到江边,看到达摩用一根芦苇就渡过了长江,情急之下,也不管自己功法深浅,抱起老人身边那捆芦苇,扔到水中,也想学达摩踏芦苇过江,却掉到水里成了落汤鸡。老人笑道:“达摩以礼化缘,我才助他过江。你无礼抢我的芦苇,该你有此一小难。”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浩荡的江边空无一人。

    神光见达摩有菩萨相助,对其更加敬佩,下决心拜师学法。他一路追到少林寺后,请求达摩收其为徒,达摩不知他有无诚心,婉言拒绝。神光拜师的意志非常坚定,达摩面壁坐禅时,神光便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那年12月9日夜,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神光仍照常侍立不动,半夜过去,积雪埋到了他的膝盖。达摩坐禅结束后问神光:“你怎么在雪中久立不去?”神光答:“只求大师为我开示无上妙法。”达摩道:“诸佛为求真理,不惜牺牲一切。如来无上妙法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你凭这点小苦功,就想求得佛法吗?除非天降红雪。”神光闻言,毫不迟疑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鲜血飞溅,染红了地上的积雪。这时,如来佛祖显灵,将一件红色袈裟抛向东土。瞬时,整座少室山霞光四射,红雪遍地。此情此景感动了达摩,遂收神光为徒,为其取法名“慧可”。

    后来,慧可继承了达摩的衣钵、法器,成为禅宗二祖。

    张小山讲完这个故事时,正好参观到了立雪亭处。大家伫立亭旁,思绪万千,久久不忍离去。

    张小山们从神光“断臂求法”的执着精神里领悟到了什么呢?对他们的股海之路会有所裨益吗?后文将为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