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振聋发聩

    第六十三章 振聋发聩 (第3/3页)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位中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吟诵之声穿越千年而来,至今仍然振聋发聩。居庙堂之高的公务员们,你们能够听见并且牢记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教诲吗?

    最后一站是燧皇陵。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有一座高约 10 米的古冢,这便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火祖燧人氏之墓。因燧人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这座陵墓又称燧皇陵。进入陵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边,有排列整齐的石雕,*肃穆。燧人氏墓冢和雕像矗立于陵区的中心,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墓前有一通高大石碑,“燧人氏陵”四个大字镌刻其上。

    众人瞻仰着燧人氏大理石雕像,王凯开始讲解:“我们商丘远古的时候叫燧明国,燧人氏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生卒年不详,但史载其姓风,简称燧人,尊称燧皇,是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几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成功取得火种后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奉为‘火祖’。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皇陵也因此成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的采集地。”

    “燧人氏是怎么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的呢?”张春桃问道。作为一个负责家庭烹饪的女性,她自然关心古人生火做饭的问题。

    王凯继续讲道:“关于这件事,《韩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有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惯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用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当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关于燧人氏取火的事,商丘还有另一种说法。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解放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王凯讲完,张小山补充道:“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燧人氏是名符其实的‘火祖’,尊称其‘燧皇’也当之无愧。有了火,人类开始熟食生活,从而引起了生理上的极大变革,使人类从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火的应用,使人类焚林而猎,开始利用自然去征服自然,因而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人类肉体的有机结构随之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脑结构变得复杂,聪明才智得到发挥。除了‘钻木取火’和继之而发明的‘燧石取火’外,燧人氏还发明了搓绳技术,创造‘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治,兴交易之道。可以说,燧人氏是中华文明的始创者,数万年来,他的发明创造一直福荫着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

    听了张小山的讲述,大家对燧人氏有了更深的认识。人们仰望着他端坐在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手捧火种的雕像,从他那欣喜的目光,紧闭的双唇,执着的神情中,仿佛能够看见这位中华文明的始祖那对人类充满挚爱的灵魂之光。

    游览完古城商丘的代表景点,来自湖北的小团队就要离开了,王凯竟有点依依不舍起来。他留下了大家的联系方式,然*手道别,连称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