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旧两重天

    第六十九章 新旧两重天 (第2/3页)

95亿年的这段时期,被地质学家称为石炭纪。那时植物死亡后不容易腐烂,大部分地面被沼泽覆盖,这样植物死后仍或多或少地可以保持完好无损。很多死亡的树受到土壤表层的压力作用以及地球内部地心热的作用,水分逐渐丧失,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接近纯碳的物质,这种类似纯碳的物质就是现在的煤炭。

    森林是在泥盆纪才出现的,也就是石炭纪之前的地质年代,虽然并不是石炭纪就有了煤炭,但是,石炭纪植被形成煤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时期。

    我再讲讲我国对煤炭的利用历史。煤在我国古时有石炭、乌薪、黑金、樵石、燃石和矿炭等别名,我国使用煤的历史悠久,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用煤炭雕刻成圆环和动物形状的艺术品。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西汉,已用煤炭做燃料来冶铁。这比欧洲要早约1700年。有史料记载,最迟在东汉末年,煤炭已是家用燃料了。到北宋时代,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已大量开采煤炭,作为冶铁原料和家用燃料。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烧煤炼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用煤作燃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道,中国有一种黑石头,能够燃烧,着起火来像木柴一样,而且终夜不灭。当时,欧洲人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都觉得十分新奇,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用煤作燃料,都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了。因此,是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了煤,并最早利用煤作燃料。”

    王勇讲完,大家纷纷赞叹起我国古代先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

    正说到热闹处,公司投资部具体负责接待事务的工作人员到了。调研团队被请到了矿区最好的接待室,只见各种水果琳琅满目摆满案几,看来,接待副总的老乡,规格就是不一样啊。

    接待室内,几面雪白的粉壁上,挂着数幅醒目而又简洁的横匾。见大家注目观看,王勇一一指点道:“‘奉献光热、创造价值’是我们的企业使命,‘和谐兖煤、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企业愿景,‘创新领先、合力致远’是我们的企业精神,‘立责于心、公允至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众人坐下后,王勇简要致辞,工作人员按惯例对公司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后,便请来宾提问。

    杨满仓还是提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请问贵公司的煤炭资源储量如何?”

    负责解答提问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看起来刚从大学毕业不久,他正了正镜框,回答道:“我们公司地处兖州煤田的中心地带。兖州煤田是位于鲁西南,新开发不久的大型煤田,包括兖州、枣膝两部分,跨济宁、邹县、兖州、曲阜、巨野、郓城、枣庄等12个县市。京沪铁路穿境而过,兖(州)石(臼所)铁路由此直通石臼所港口。兖州煤田总面积为3400多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91亿吨,品种属优良的炼焦配煤和动力煤,含硫分、磷分和灰分很低,发热量高。从地质构造特点而言,它是石炭、二迭纪煤田,含煤层多,可采层总厚度大于13米,煤层倾角平缓稳定,适于大型机械开采。加之矿区交通方便,既有京沪、兖荷、兖石诸铁路穿过,又有京杭大运河流贯,有利于供应华东和上海地区用煤。目前,这里已建成年产能力为525万吨的南屯、北宿、唐村、兴隆4座大中型煤井,其中南屯矿是我国第一对年产150万吨煤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北宿矿是我国第一对巷道施工全部锚喷化的矿井;兴隆矿是我国第一次建成、设计能力为3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此外,这里还兴建了杨村、鲍店、东滩等大型矿井,年生产能力分别为60、300、400万吨。包括兴隆庄矿在内的八座中大型煤矿都是我们公司的直属单位。另外,本公司还通过子公司拥有上十座国内其他省份的运营煤矿,并计划收购澳大利亚的九个煤矿或矿区。因此,本公司的煤炭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小伙子说到最后,有点过于夸张了,但郢州小团队碍于老乡的情面,并没有点穿。

    王勇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半开玩笑地帮忙掩饰道:“是啊,兖州地底下全是煤,用是用不完的,等会大家下到矿井亲身体验一下就知道了。”

    接下来,大牛、吴玫等人又提出了诸如安全生产、经营业绩等方面的问题,均得到了详尽的答复。

    调研会刚一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