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旧两重天

    第六十九章 新旧两重天 (第3/3页)

束,矿区就打来电话,井下体验工作已准备好,马上有工作车前来接送客人。虽说还是假日,但各项事务衔接紧凑,可见兴隆庄煤矿的工作效率之高。

    工作车穿行在花园般的矿区内,一个短发齐耳,穿着工装,精神饱满,浑身充满朝气的煤矿姑娘当起了临时导游,她自豪地向来客介绍道:“我们兴隆庄矿井地处中国儒家文化发祥地的孔孟之乡,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靠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东接黄海、西临京杭大运河,京沪、兖石、兖新铁路纵横其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矿井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炼焦配煤……”

    穿过一条地下通道,绿树环抱的兴隆山和矗立在山顶的兴隆亭映入眼帘,满眼的葱绿让人忘记了这里是矿区,仿佛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山的左侧是一池清澈的人工湖,名曰兴明湖,湖虽小,但长达228米的兴业长廊蜿蜒横架于湖上,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人文景观。

    徒步登上兴隆山,由青石板铺成的台阶和山路给游客带来一份惬意,处处绿荫则犹如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每前行十余步,便会有一个新的景色跳进眼帘,变幻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

    在主井口大厅换上蓝色的矿井工作服,装备上矿灯和自救器,跟随工作人员走进罐笼(提升机)。罐笼缓缓启动,几秒钟后运行速度变得很快,达到每秒近8米的速度,耳边可听到呼呼的风声。约3分钟后,来到了位于地下350米处的副井。刚进入矿井,便感觉到凉风在身边一直吹着。为保持矿井下的空气流通和氧气含量,有机械专门向矿井下吹入新鲜空气。因此,包括年龄最大的杨满仓在内,都没有产生憋闷的感觉。

    本来井下体验应该到此结束,但因矿井今天没有作业,为了让老乡们尽览井下世界全貌,同时体验地下煤海的壮观,王勇破例安排大家坐上“猴车”,沿着倾斜的矿道抵达了地下450米深处的主巷道。

    煤矿姑娘开启总电闸,主巷道内登时亮起了星光般的点点灯火。黑黝黝的煤层没有一丝杂色,像极了宇宙中神秘的黑洞,连光线都要被它吸附,以至于无数盏度数不低的矿灯都只能如星星一样作为它的点缀。放眼望去,不见尽头的煤巷犹如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时空隧道,欲将井下的人们吞噬。那些自古以来,在采掘黑金的过程中,被这可怕的隧道抑或黑洞吞噬掉的劳工们,不可知的另外一个世界里,有他们亡灵的安息之所吗?

    此时,张小山的眼前恍惚出现了煤矿工人在漆黑的煤洞中艰辛劳作的画面,清人钮琇的《采煤曲》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他不由自主地吟诵起这首古诗:

    云根属尽龙山坼,

    辘轳深绠垂千尺。

    额灯蒲伏漆为肤,

    饥驱贫子齐肩入。

    朝入还期夕数钱,

    忽逢崩石生长捐。

    千村土锉炊烟出,

    中有民命如丝悬。

    吟诵完,张小山感觉似有不妥,笑道:“这是清代钮琇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我们新时代煤矿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真是新旧两重天啊!”

    “不过矿工们还是很辛苦。王总,你们干部可要关心好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他们也能够享受社会主义新中国给人民带来的福祉啊!”张春桃又动了菩萨心。

    “您放心,这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使命!”王勇认真地回答。

    升井后,王勇请求张小山道:“张诗人,能否请你写一首诗歌颂我们新时代的矿区和矿工?”原来,他已打听到张小山除了是股民,还是诗人。

    “好啊!我先酝酿一下,等会儿写在你们矿区的留言薄上吧。”张小山满口应承道,他也确实有许多感想要发。

    临别时,杨满仓和大牛向王勇表态,一定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兖州煤业。张小山信守承诺,在留言薄上挥毫书就一首献给兴隆庄煤矿和矿工的赞美诗:

    铁塔顶处天轮转,兴隆山上白云闲。

    长车曳煤风驰过,塌陷湖中展碧波。

    道旁垂柳姿婀娜,居民区里楼巍峨。

    煤城处处有闹市,熙熙攘攘奔康乐。

    工友身强志亦坚,誓伏瓦斯与水火。

    采得墨玉献祖国,改天换地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