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牛股与爱情

    第七十三章 牛股与爱情 (第3/3页)

    被爱情充斥头脑的女人是没有多少理智的。吴玫忘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忘记了这个时代的第三者除了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还将被他人所不耻,也忘记了张小山的身后还有那么一个善良的女人和幸福的家庭。她忘记了这一切,只沉浸在自怨自怜里,沉浸在晏几道的绮丽辞句中: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吴玫的玉手摩挲着自己的冰肌雪肤,心里想着:谁将是自己的东君呢?自己为人羡慕的好姿色要寄托给何人呢?难道就不能是自己喜欢的人吗?

    不,幸福从来都要靠自己争取,我要效仿赵四小姐,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重温张学良与赵四小姐那段浪漫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

    时光倒流至公元一九二六年,天津。北洋政府中的达官贵人们,嫌北京的私生活有些拘束,便时常溜到天津的交际场中品酒赏花,高歌酣舞。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赵庆华的小女儿,人称赵四小姐的赵绮霞(后改名赵一荻)因为好奇,也常到那里凑热闹。跳舞出情人,赵绮霞与风流倜傥的张学良在交际场相识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赵庆华得知小女儿和已是有妇之夫的张学良在一起,气得脸发白,手发抖,大骂一通后,派吴妈和一个小丫环昼夜看守赵绮霞,一步不许出门。这种软禁的生活给赵四小姐带来无限的痛苦,在其六哥赵燕生的暗中帮助下,与家人不告而别,毅然追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张学良到了奉天(沈阳)。

    赵四小姐的私奔,在赵家掀起了轩然大波。赵庆华登报声明与赵绮霞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与此同时,帅府内也感到了微微的不安。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担心赵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张家门庭,只给她秘书的地位,没有正式夫人的名义。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心甘情愿地以秘书身份陪伴着张学良。心胸大度、温柔贤慧的于凤至感念赵四小姐的一片真情,力主在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并亲自监工设计装饰,使其居住得尽量舒适一些。赵四小姐搬入此楼后,把自己的卧室设在二楼西北角,这里虽然比其它房间阴冷,但抬头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心里顿时就会涌起一般似水的柔情,那种温暖的感觉就会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一九二九年,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将军在这里有了唯一的儿子。

    “九一八”事变时,全国轰传张学良当时正在北平与影星胡蝶跳舞。当时广西学者马君武写了一首诗,讽刺张学良:“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这既是插曲,也可印证少帅张学良的风流。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在送蒋介石夫妇回南京前,有两件事放心不下。一是东北军,他写下手谕,交王以哲、于学忠等人代管;二是赵四母子,为防止不测,吩咐参谋长在他离开西安后,立即将赵四母子送往香港。 但此时的赵四小姐,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张学良,直到夫人于凤至匆匆从国外赶回,她才回到香港,可心里却一刻没有平静过,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被蒋介石软禁中的张学良。

    一九四○年,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赵四小姐将孩子托付给一位可信赖的朋友,又回到张学良身边,以秘书的身份,尽夫人的责任,寸步不离地相随左右,陪伴着他一起度过漫长的幽居岁月。一九六四年,于凤至为了张学良的宗教信仰,报答几十年来一直照顾着张学良的赵四小姐,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同年七月四日,在赵四小姐五十一岁的时候,这对“牢狱鸳鸯”在基督十字架下终于结为正式夫妻。而这时,他们已经相濡以沫地整整度过了三十六个春秋。

    张学良、于凤至、赵一荻的是非、功过与人格,自有历史去评判,我辈无需多言。似乎可作定论的是,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传奇,或许可以与梁山伯祝英台、白娘子许仙相媲美,他们留给世人最多的是镌刻在二人生命隧道中最朴实的一面,一种温情脉脉的守候和举案齐眉的默契,以及生死相依的凄美。而这些,仅仅是阅读人生的一种角度,并不代表他们生命的全部,只是两人之间洗尽铅华,剥离藻饰之后人性的本真。

    人们特别是女人们,在感叹生长在富贵家庭的赵四小姐能在妇女并没有完全解放的时代,敢于别家弃友,孑身一人,私奔沈阳,不要名份,与心爱之人甘苦共尝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她为了爱情的勇气以及最终收获的爱情果实,充满了敬佩、羡慕、憧憬与向往。又有谁知道,有多少思想前卫开放又敢于追求真正爱情的女人效仿她的行为,步过她的后尘呢?

    没有人知道,因为没有人统计。但我们的女主角吴玫却正是这样一位女人,她在不知不觉中深深爱上了张小山,没有理由,不问结果,现在正在思考着如何实施爱情计划。

    那么,她的爱情计划是什么,又打算如何去实施呢?本书将慢慢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