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改国称臣•珏谜解

    第八章 改国称臣•珏谜解 (第2/3页)

沟一渠,不甚详尽。

    “逐鹿中原两心同,问鼎天下一珏穷。”——得名“同心珏”。

    当地传闻,唐末动荡,堪称问鼎天下的同心珏不慎遗落坊间,各国无不妄图据为己有,又恐让敌国捷足先登一统天下,故而对同心珏一物讳莫如深。暗潮涌动,交织缠斗近百年,却始终没有一国如愿。现如今,这有关同心珏的异闻传说,只存在于老一辈模糊的记忆中,不知是否确有其物……

    那一方红翡,他试过了——印在纸上,一勾一画细到极致,却不失轻重之分,不禁引人感叹鬼斧神工。比照山河广图,他立时辨出,手中这一方玉佩上印刻的正是北边宋国的大部分土地。依衬版图观之,佩印上的纹理便易解得多了。小小的红印上呈现出与广图无二的轮廓,却于精细处多了好些弯曲的条纹,与大河相接者为细渠,于山间连绵者为矮峰……极尽周细,令人叹为观止。

    他曾想过两条路。

    其一,献上此佩,力谏唐主出兵伐宋。只是毕竟兵力悬殊、胜算不大。兼而唐号已去、师出无名,李煜一介昏庸贪乐、畏首畏尾之辈,断不会首肯。

    其二,弃国投宋。这曾是他最不齿的叛徒行径,然时过境迁,很多事都变了。假使坐以待毙等宋国发兵,届时兵戎相见、短兵相接,只怕他爹这条老命也得赔在软弱无能的“江南国主”手里。听闻那大宋之主赵匡胤还有些容人之量,虽则多疑,杯酒尽释兵权,但若以此见面礼举家转投宋国,当保得一家安宁。

    如果可以,这卖国贼的骂名,他愿意背。只是他爹做了一辈子的忠臣良将,只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死理。

    念及此,他不由得浅叹了口气,堂屋就在眼前。

    “少爷。”一家丁迎了上来,“老爷……”

    林卿砚淡淡地一拂袖:“我知道了,特来向爹请安。”

    家丁闻言自是不敢阻拦,退到一边去了。

    男子走上前,先是轻拍了拍紧闭的门扇,高声道:“爹,砚儿回来了。”

    屏息听了半晌,屋中愣是没传来甚么动静,他从腰间抽出短刀,用森凛的目光冷冷地扫了阶梯下的侍从们一眼,众人后背一阵寒凉,噤声不语。

    紧接着,他将刀刃插进门缝,一点一点刮蹭着门后头的木闩,“沙沙沙”的微响持续了一阵,门扇“吱”地被轻轻推开了。

    林卿砚收起短刀,以无声的眼神警告一干人等守在屋外、不得擅入,自己则轻手轻脚地进了堂室。

    屋里灯火通明,传来一阵阵杂糅着花香的酒味。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得喝了几坛桂花酿了?绕过屏风,他看见了瘫坐地上、端着酒坛正往口中灌酒的林仁肇。

    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秉节持重的父亲,此刻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