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最后的任务

    第五十三章 最后的任务 (第2/3页)

你们载誉而归。”

    “载誉而归”这简单的四个字,寄托着维和队员们多少的希冀与梦想。当他们深情地回顾在利比里亚走过的每一天,都是埋藏在心里最美好的回忆。就在他们即将回国的前十天,第五支防暴队的先遣队已抵达蒙罗维亚,与他们进行了先期的交接。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顺利、圆满,似乎维和生涯就真的这么可以结束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就在最后的时刻,中国防暴队迎来了一次生与死的终极考验!

    徐晓伟的办公室在防暴队新建的第五个板房里,房间不大,充其量就十多平方米。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最显眼的是桌子上的文件,每天都是厚厚一叠。徐晓伟工作很细心,哪怕是还有十多天就要结束维和任务了,他仍旧像刚到任务区一样,事无巨细地处理着每一件大事小事。他深知,不到最后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刻,他都不能轻易放下担子,他的肩上担负着祖国赋予的重任,担负着公安部、部边防局、部国合局和浙江总队党委的嘱托,担负着140名队员及其家属的厚望,所以越到最后时刻,他越是提醒自己要打起精神,努力思考与处理好每一个任务和每一件事情。

    现在,他就在桌子前翻阅着文件,认真地在文件上签署意见。

    门口传来了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响起了黄侃主任熟悉的声音:“报告!”

    “进来吧!”徐晓伟放下手里的文件,邀请黄侃进来坐下。

    黄侃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这让徐晓伟心里“咯噔”了一下。一般来说,文件的传阅是按照层级传递的,传递的人员基本是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和宣传组的队员,除非紧急的、重要的文件,队领导才会亲自送过来。而从现在黄侃手里拿着的文件看,这绝对是一份非常紧急的文件,因为黄侃的手有些轻微发抖,捏着文件的地方居然出现了一片湿痕,能看出来是汗渍染上去的。

    到底是什么紧急事情,让一贯处之泰然的黄侃如此紧张呢?

    徐晓伟示意黄侃说说看。

    黄侃清了清嗓子,向徐晓伟报告道:“政委,我们接到联利团的任务书,要求我们两天后派出部队到洛法州的佛亚镇执行一项要人警卫任务。”

    徐晓伟惊讶地看着黄侃说:“佛亚?就是那个三国交界的地方?就是那个号称是利比里亚治安管理最混乱、枪支毒品最泛滥、走私贩私最严重的地方?”

    黄侃点点头说:“是的,政委,就在这里。”

    黄侃站起来,用手指着地图。顺着中国防暴队营区,从蒙罗维亚所在的蒙特塞拉多州出发,途经本森维尔、卡卡塔、邦加、佐尔佐尔、科尼亚、沃因加马等地,距离约 460 公里。看来是一次长途跋涉的任务。利比里亚的道路不像在国内,蒙罗维亚的道路还算可以,但是一走到郊外,几乎都是泥路。

    像 460 公里的道路,在国内一般的城市,开车也就 5 小时左右。但是徐晓伟知道,在利比里亚,没有十多个小时肯定是到达不了的。

    “这次任务有什么背景吗?”徐晓伟问黄侃。

    黄侃说道:“这就是关键!这次过去执行的要人警卫任务是保护联利团的总警监西蒙•布雷切利。那么,他为什么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前几天,佛亚出了一件大事。政委,您知道,马上就要进行总统大选了,他们的代表要从基层慢慢地选上来。前几天,佛亚选区一个成功当选的候选人非正常死亡了。在关键的时候非正常死亡,这是官方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既然候选人死亡了,按照他们国家的规矩,要重新进行选举。为了保证选举的合法性、真实性,西蒙•布雷切利先生要代表联利团到现场进行监督。而我们,承担的就是他的安全护卫任务。”

    徐晓伟终于明白黄侃紧张的缘由了,现在轮到他紧张起来了。佛亚这个镇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在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交界的地方,是个“三不管”地区。佛亚镇所在的洛法州,是利比里亚北部最偏远的州,经济在利比里亚来说是落后的,民风极其彪悍。因为当地政府对枪支管理得不是很严,所以当地部分民众还持有从国外流入的枪支。之所以说洛法州民风彪悍,除了枪支的问题以外,民众的态度有些敌视政府,尤其是对联利团,听说普遍持反对态度。在如此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去执行如此充满风险的任务,纵然是已经经历了一年维和风风雨雨的徐晓伟,也不禁踌躇起来。

    他双手抱在胸前,在不大的房间里踱起步来,脑子高速运转,反复掂量这次行动的可行性。按照联合国的规章制度,明显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可以拒绝接受。况且中国防暴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结束维和任务了,与第五支防暴队交接后,就可以顺利回国了。但是,在面对真正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