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除恶

    第一章 除恶 (第2/3页)

,相差还是寸许,伤他不着。

    天元道长闪过一旁,道:“剑意有了,只是剑招再快些不妨。”惠天河应声道:“是!”将一路剑法施展开来,果然愈出愈快。天元道长道:“很好,也算中规中矩。你剑中夹掌,掌法凌厉,似乎还好过剑法。你的七十二路金环掌练了三个月了,是不是?”惠天河大为惊叹,点头应“是”,剑尖一指,出手更快。天元道长双手始终笼在袖中,在掌影剑锋间飘忽来去,惠天河连使了一套剑法外加一套金环掌法,连他衣服也碰不到半点,倒把自己累出一身汗来,心中对这位平素严肃的师伯更甚是佩服,宝剑使一招“云横秦岭”,向天元道长头颈削去。天元道长回身错步,袖子轻轻向外一甩,正好拍在他肘弯“曲池穴”上,惠天河手臂酸软,登时无力。天元道长跟着足尖飞出,正踢在惠天河胁下,惠天河“啊”地一声,半身酸麻,摔倒在地。

    天元道长点了点头,微笑道:“还不错。只是功力还稍差一些,需要苦练加勤练。”足尖又是轻轻一踢,一颗石子飞了出去,登时又将惠天河的穴道给解了。

    天元道长道:“能接我三招,这份功力在同门中算是不错的了,当真动手,还得多动动脑筋。你们俩可别小看了这几招,本派的武功剑法无不在平常中异军突起,令敌人无所适从,破无可破。天河这三招掌法乃是本派金环掌法中最为平淡的三个招式,剑招也是如此。你们瞧清楚了。”

    当下提起宝剑,徐徐挥动,说道:“天河来攻我的第一招,是‘天高云淡’,第二招是‘云横秦岭’。外加了一路本派金环掌中变出来的掌法和擒拿手。”叫道:“看仔细了!”突然手腕疾翻,飒飒连声,瞬间发动,快如风雨,去若掣电。惠天河与柳乘风两人看得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原来剑法和掌法杂在一处使,也可以使得如此之快!”两人面面相觑,大为惭愧。天元道长使完了三招,笑道:“明白了么?”

    柳、惠二人恭恭敬敬地道:“是,弟子真是惭愧。”天元道长笑了笑道:“别说这样没志气的话。广成子祖师留下本门修炼仙剑之法,你们还差得远,但须知修仙练剑,绝非旦夕之功。但本门除了剑法掌法之外,还有暗器之法,也堪造就大才。你们看!”若无其事把手一扬,只听飕飕飕几响,掌心忽地飞出数点寒星。只听夺夺夺夺,五丈之外,一棵大树树身微微摇晃,几片叶子飘落下来。原来他用的是崆峒派成名暗器“混元枣”,这混元枣两头锋利,中间圆鼓 ,比江湖上常见的铁菩提还重两分。原来崆峒弟子僧、俗、道三家都有,上一代中有两位知名的前辈大侠:一个叫“一阵风”白天梧,一个叫“神手”王天理,两人既是天字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又是总角至交,相携从远道而来投入崆峒门下,练成仙剑。这两位前辈剑法出众乃在其外,一手暗器也颇为人称道,古来暗器不可及远,王大侠天理的混元枣却能远至十丈,破空取物,神妙难言。这两位前辈先后仙游,传下弟子,其中一位就是天元道长。天元道长乃是河套世族,幼丧双亲,从小好武,身具神力,人又聪明灵秀,被王天理王大侠带上崆峒,拜入门墙,一身绝艺倾囊以授,因此他的暗器功夫十分出色,乃为崆峒派中首屈一指的人物。

    天元道长教训完了,笑着对两人道:“若有心时,可来冲虚谷见我,师伯绝不藏私。”二人大喜,与天元道长道别,先去给师父送饭去了。天元道长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忽然一阵苦笑,道:“我不想给天罡师弟难堪,所以说这两人武功尚可。其实真要说练武习剑,这两人比起我当年入门的时候相差实在太远太远。眼看道消魔长,乾坤色变,天劫将临,我辈之中,却尚无一人能挑大旗,将来我们天字辈十人全部去世,天玄宝盒尚未寻回,我崆峒剑派所托何人?!此乃心腹大患是也!”转念一想,豁然道:“原来掌门师兄这么快就答应我的请求,敢情他早就心中有数了!但愿天游师弟得到三十年比武大会的消息及时从远方赶回,参加大会,以他的定力剑法和道法,足以承担本派兴复的大任了!”

    原来崆峒弟子原有十万之众,皆乃广成祖师在日的遗裔,分居于崆峒广袤大山之中,称“九宫”“八门”“七十二洞”,师从广成子祖师,仙法剑法,道定修为,各擅胜场。广成祖师去世后,“九宫”中先起内讧,你说你是正宗,我说我是嫡裔,对与祖师留下的道藏玄妙之法,各持己见,相互不服起来。于是在崆峒绝顶混元洞前,以三十年为期开一法会,比武论输赢。天字辈先辈“鬼眼”李抱阳道长一剑定群雄,以第一届三十年比武大会第一名入居混元洞,被拥为第二代掌门。但那次法会过后,各门各派,都回家自己苦练钻研,“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为第二次三十年一会积蓄力量。岂知天字辈中能人才子层出不穷,续断有术,其他支派始终无法将天字辈诸贤战胜。其他各派灰心之下,各自纷飞,崆峒、昆仑、蜀山、蓬莱四支剑仙支派,到此始具其形。如此一来,崆峒本宗势力空虚,弟子渐渐凋零,门墙日日冷落起来。

    天字辈这一支本宗痛定思痛,遂罢三十年比武大会至今。再过三十年,天字辈本宗原本好好的,忽然又因“剑”、“气”之分而争论了起来。广成祖师所传剑术,气剑合一,天地合一,阴阳合一,神鬼合一,最是厉害,所以能镇服天下,令天下剑道群伦尊崆峒为剑仙之祖庭。但祖师去后,门下弟子之于练剑的主从不同,到底以何为主,却又大起争执。但世间之事,始终抬不过一个理字,所谓纲举目张,如何是纲,如何是目,祖师在日原是分得清清楚楚,决无二异的。祖师所言,气、剑并重,剑宗功夫易于速成,见效极快,可以扎定根基,为日后修炼仙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练剑之后,再去练气,十数年之后,功夫才越来越强。可见主次先后,断然不可紊乱。若先练气时,剑法跟之不上,白白干瞪眼,若先练剑时,练气的功夫又不能并驾齐驱。其实这往往取决于练剑者的天赋资质,和祖师所传并无关系。崆峒祖山却因这一点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天恪道人无法安抚,只好退主而求其次,闭关三十年。三十年中,掌门不说话不下结论,争论的声音自是越来越小,直至最后,无人敢于再提,但崆峒派中气剑之争,却始终在各人心中打了个大大的结,无法消解。

    第十一代天字辈弟子中,共有十位上人,以天恪道长为首,依次为天元、天罡、天怒、天空、天长、天萧、天玄、天曜、天游。其中天恪道人乃是名副其实领袖武林的第一高手,天元排名第二,其他以年龄长幼,渐次排序。只这十位上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天游道长,道德灵通,直到九位师兄都已技成方始入门,到得他名传天下时,盛年才不过三十六岁而已。这位天游道长素性不羁,对门中气、剑之争嗤之以鼻,籍由找寻大荒龙祖遗失多年的“天玄宝盒”而飘然下山,自历苦行去也,不在山中转眼就有数十载春秋。就中只有天恪掌门知道他的妙悟神通,口中不言,心实许之,自谓百年之前,将掌门之位亲手交托交给他。以天游道长的天赋异禀,当能领袖崆峒,破解大荒龙祖留在世间的“天玄宝盒”的传世秘密,兴复崆峒旧势。

    天元道长最能体会师兄之意,到如今也才想其中关节,心中一通,心情更是畅快,连忙回去,安排传信之事,邀请其他三大支派,到老祖生辰之时,恭请上山观礼。一面更派心腹得当有力之人,驾云前往南方,报信给天游道长。

    你道那天游道长,此时苦行云游至于何处?原来天游道长素性不羁,自恃本领,清高自诩,不耻于同门迂腐之争,下山一路而行,这一年竟走到“苦海”边缘一处所在。那苦海之边有山如枪,直插云峰,名为太虚,乃是魔教麻衣道人修道之所。那麻衣道人仗着千年修行,操 弄邪法,以死人骸骨锻炼十八枝飞电枪,在太虚山中招纳邪魔外道,自成一党,横行作恶,目中无人。天游道长有悲天悯人之胸怀,闻得麻衣道人在此盘踞作恶,涂炭百姓,遂单身一剑,进山剿魔。

    他年轻气盛,驾起剑光,一团银练,电驰进山,晃眼已到麻衣道人的“枯朽宫”前。也是麻衣道人该死,明知自己恶行已彰,却丝毫不知收敛,反而为恶愈甚,偏偏碰着了天游道长这夺命的孤星。原来麻衣道人正在宫中作法,取天地阴气,以地中三火锻炼白骨,忽见月色之下,一团白光闪瞬便至,心中惊异,忙派手下,前去拦挡。所派何人?——“伸缩大圣”章诩、“败天星”韩洸、“八臂判官”司徒生、“鬼眼夜叉”王通、“血手观音”穆三娘之流是也。

    五魔领命,带了麾下妖兵,奔出宫来。还未到地,只听败天星韩洸突然一声怪叫,身子一歪,向旁便倒。原来他五人未知虚实,不知对面来的是哪一位高人便贸然生衅,早被天游道长一道剑光飞来,手起一剑,先将韩洸斜肩带背一剑砍着,血光冲天,尸分两半。

    天游道长一剑先斩了韩洸,念动咒语,剑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