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入汉末显才能;建立根基吾为皇 第17章 悲催的县长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初入汉末显才能;建立根基吾为皇 第17章 悲催的县长 (第1/3页)

    县长和县丞都没有说话,而在一旁的县尉却气的暴跳如雷。自己可就一个队的兵丁,这一下失踪了两个什,损失接近一半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失踪的。

    气的县尉拿起桌上的茶碗,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然后“啪”的摔在了地上。

    在一旁的县丞吓了一跳,却没说什么。县长也是皱了皱眉,不悦的看向县尉,想要斥责他,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无他,县尉虽然官不大,可是人家背后的家族太强大了。自己原本只是一个商人,后来在西园靠拿钱买的官,根本不敢得罪这种世家大族的人。

    原来汉朝的官员选拔,主要是由官僚们来推荐。那时候把推荐叫着“察举”。

    而下面的官僚们在选拔官员的时候,无不是选拔自己的亲朋好友。不管你有没有才能,不管你品德如何,只要你是官僚们圈子里面的人,都照样有官做。

    历史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

    官员的选拔皇帝做不了主,久而久之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官僚们心中是“只知有恩师,不知有皇帝”。也就是说恩师的威信比皇帝还大。

    到了东汉末年,皇帝成了空架子。而大官僚们的势力却日益强大,纷纷拥兵自立,成了割据一方的豪强。

    在官僚们的胡闹下,皇帝威信全无与钱财严重流失,汉灵帝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所以,为了维护皇权,他不得不实行自己卖官的策略。他认为,天下的官,只有他自己来任命,才能树立皇威。

    而且还开出了明码实价。

    官位的价格,是根据官职大小和年俸1比10000的比例来的,地方官是朝官的两倍,县官的价格则要看地区。

    比如想要做个四百石的小县令,你就得花四百万。

    如果想要做司徒、太尉和司空这种位列三公的职位,那除了相应比例的价格以外,还要额外支付一千万。

    你以为官职买下来就可以了吗?没那么容易!等你被任命,正式上任的时候还得交钱。这候需要交纳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