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债主齐聚

    第17章 债主齐聚 (第2/3页)

    “我去大泽!”

    “噢,我拿电棍防身。”

    ……

    十里营西北,前寨砂石场。

    “韩经理,市农行带着市法院,去了建军砖厂。”

    “法院?”

    “是啊,十有八九是强制执行。”

    “特么的,被那小子坑了,他压根就没申请贷款。”

    “可我想不通,他为什么要骗咱?尤其是,囤积那么多砂石,盖那么多房子?”

    “还用想,抵押贷款呗!”

    韩姓刀疤脸男子说完,讥笑道:“这小子好胆,竟敢算计到我头上!”

    “喊人?”

    “喊个屁,银行、法院,说不定乡大院也在……等晚上,若那小子没被带走,那就抓过来,让他欣赏欣赏咱的粉碎机!”

    “好的,韩经理。”

    ………

    十里营,张庄。

    “海哥,银行带法院去了大泽。”

    “走,咱们也去!”

    “可是……海哥,法院在那,说不定乡里和所里也在。”

    “怕啥?我是债权人!”

    “可咱是高利贷……”

    “什么高利贷?我是民间贷,借给老顾十万,利息比银行都低,到期还钱,合法合规!”

    ………

    建军砖厂。

    市农行带市法院上门,顾安民很淡定。

    现在连判决书都没有,更谈不上强制执行。

    对方此次到访,无非调查取证。

    只要积极配合,陈述难处,再体现自身社会价值,以及潜在的还款能力,事情终会有转机。

    这是搞了那么多年工程,积攒的经验。

    只不过……

    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

    整个通往砖窑的荒野小路上,乌泱乌泱,全是乡里群众。

    并且。

    乡大领导、乡二领导、王所长……

    顾安民愕然之后,猛然想起,穷乡僻野,别说群众,恐怕领导都不懂律法流程。

    大伙把这次调查取证,当作强制执行了!

    好家伙!

    万众一心,共度难关么?!

    顾安民灵机一动,邀请市农行和市法院的领导,到旁边小屋喝茶休息,趁机跑回厂长办公室,拿起座机联系张伟的大哥大。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以最快速度,给我准备五顶红色安全帽,十顶白色安全帽,记住,红色一定要酒红色,不是纯红色。”

    “厂长,咱乡里哪有那玩意?”

    “那你订好饭菜送过来,我尽可能拖延时间,给你一个小时,够了吧?”

    “够了,我去客运站,找县里发车的司机帮忙买。”

    “嗯!”

    顾安民放下电话,等走出厂长办公室,砖厂外早已人山人海。

    “小顾,怎么样?”乡里两位领导走上前,大领导担忧道。

    “暂时没问题,您二位在我办公室休息会,先别露面,如果我兜不住,您二位再来救场。”

    “嗯!”

    “那我先去忙。”

    顾安民说完,走进被列为'临时招待处'的小屋。

    屋内几把椅子,一张木制方桌。

    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建军砖厂自开办以来的所有材料,包括乡里经营时期的亏损。

    当然,乡里亏损,跟老顾没关系,只是作为资产评估参考。

    而与砖厂有关的证件,则是铺在墙边,由另外几名法院干事进行统计、验证。

    顾安民早就摸过老顾的家底,知晓自家老爹胆小怕事,所有手续齐全,绝不会出现问题。

    至于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出在哪?

    犹如水泥厂孙兴说的那句话:你家正规,你家破产。

    老顾这几年压根就没赚多少钱,

    但他捐了一座学校,30万;

    买了一辆进口轿车,45万;

    购置一台30吨挖机,25万……

    加上百达丽菲、大哥大电话、不舍得穿的西装、当宝贝的皮鞋……

    这些钱哪来的?

    肯定贷款。

    如果砖窑存续,利润不断,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洪水来袭,砖窑严重损毁,砖厂无法经营,更没有收益入账……

    就造成如今局面。

    如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成了让银行和法院相信你有还款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