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在村口捡漏成功!

    第11章 在村口捡漏成功! (第2/3页)

竭力推销着:“这些不是孝服,是给医馆做香囊剩下的粗纱布,去镇上一定是能卖得出去的!我大儿病了,实在缺这银子……”

    商人:“那你自个上城里卖去,别耽误我收布!”

    瘦妇人:“不成啊,我家是真的病了!”

    村民:“谁家不是真的病了?”

    村民:“就是,都说了不收你的布了,快到边上去,别碍着我们!”

    瘦妇人举着篮子争辩了几句,无人搭理,只好怏怏离开人群。

    粗纱边角料用处局限,村里小孩子养得不讲究,都是从哥哥姐姐身上继承的麻衣,如果实在破的不像样,就用大人的旧麻布随便改一下。只有书生家、有钱人、或者非常宠小孩的门户才会想去做更精致的衣服。

    可这样一来,也会跳过粗纱,转而用更细的丝绵线。

    像这瘦妇人这样攒了一起卖的,大概率是当纱布用,或者去卖给造纸作坊当某些特殊品质纸张的原料,左右是卖不出高价的。

    白牡丹便将她拦了下来,问:“这位大姐,不知你的布怎么卖?”

    妇人消瘦脸庞上也露出喜色来,将篮子往地上一放,展开里面的粗纱布,殷勤说:“你可别嫌弃,这些都是做药囊的边角料。原本是要攒着一起卖的,可我大儿烧得滚烫,实在熬不住想去请郎中,这才想将这些东西出手的。”

    这妇人是李家的媳妇杨氏,可能是救儿心切,一下子就将自己的需求和难处都说了出来。

    白牡丹问:“那你想卖多少钱呢?”

    杨氏道:“二十文,只需二十文就够了!”

    白牡丹瞅了一眼篮子里的碎纱布,粗略估计了一下,有些迟疑。

    这些布若是缝缝补补,边上会重合,给萌萌做衣服怕是不够。

    杨氏急着用钱,希望她快点买下来,问:“大妹子你在顾虑什么?你放心,这些一定能卖得出去的,我能告诉你去哪儿卖。”

    可白牡丹早就猜到了:“是攒着一起卖去造纸作坊?”

    杨氏本来就比较老实,拿手底牌一下子暴露了,脸色都白了几分,惊讶问:“你是怎么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