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染布

    第12章染布 (第2/3页)

    不仅知道植物染色的理论知识,平时出去收集标本时,也见过各处山寨见过当地自染,甚至在实验室还对染色剂做过研究课题。

    此时她就先看柳氏会如何处理。

    柳氏将以前存下的蓝草泥膏化入水中,再放入江青山买回来没有喝完的劣酒,使劲搅拌后,在染水中放入打开的布匹,浸透压实,布匹慢慢开始变色。

    但这样的色不稳定,而且颜色很淡,需要反复浸泡晾干,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颜色。

    蓝草泥膏是以前割下蓝草叶片浸泡,直到叶脉腐烂,捞出渣滓,再放入石灰粉得到,做染膏基本上成了这里的常识。

    这也是染坊使用最多的原材料。

    在柳氏把布匹浸泡一次后,捞出反复捶打,接下来开始第二次浸泡时,江团拦住她:“娘,这些布连一点花纹都没有,再染些花吧!”

    这本是准备给女儿做衣服的,柳氏听到娇娇要花,笑着道:“染色可染不出花来,等衣服做好,娘给你绣一朵。”

    江团扯着已经染上淡蓝的布道:“我想试试,说不定染出花来。”

    柳氏想笑,又有些不忍,女儿睡了十年,没看见过花,现在已经入魔怔了。

    每天除了要小儿子将知道山上各种花朵画下来,还要在地里种花,现在更是天天搬着指头念花。

    女儿家喜欢花,大概是天性吧!舍不得看见娇娇失望,柳氏妥协了。

    罢了,就拿一匹布让她祸害,反正染砸就重新染过就是,无非耽搁几天时间。

    江团顺利从柳氏手中得到染布权利,也是心情激动,染好了自然高兴,染差了……好像也没什么。

    在没有工业印花技术时,在布料上增加花纹的方法只有三种。

    一是缂丝,在织布时加入金丝银线勾勒出图案,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除了织布者的技艺高超,也不是一般人能穿戴得起的。

    二就是刺绣。这也是女性在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种手工艺,“女红”都甚至跟品行联系在一起。

    无论贫富,基本上在衣衫上绣图案是最普遍的做法。

    第三种就是蜡染。蜡染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