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 南有嘉木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0076 南有嘉木 (第1/3页)

    相较南卫世家源远流长的庞杂底蕴,北人尚武而轻学,故而南人嘴里的所谓北蛮子,不只大漠草原上的北蟒人,实则还包括划江而治的整个北燕。

    虽然北燕人抵死不肯承认,但真要把治学研经、琴棋书画,一样样掰开了来比,结局惨淡,还是只能说北燕人终究吃了读书少的亏。

    记得太祖开国元年,曾有西秦夫子游学东都,昼夜开坛,激战群儒,辩学三日未尝一败,后来不得已,请出前太学院院首徐魁安镇场,又是三日激辩,徐魁安终不能胜不说,更是抑郁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

    徐魁安本是北燕文坛泰斗,却连蛮夷西秦都一胜难求,更遑论南卫,实在令人汗颜。据说他死前,亲手将府上匾额取下,其间硬生生加了一个字,由“大夫第”改成了“大夫不第”。

    徐魁安门额这一改,也让太学院成了北燕唯一能留存下来的前朝遗旧,沿袭至今,高寿接近三百年。

    时至今日,渐盛的北燕文风能不能与西秦或者南卫一较长短为未可知,但至少世家子弟总要去学院里挂个名、镀层金。比如那豹一抱,即便入了永世王府当差,依然顶着身太学院学士名不副实的皮。

    学院本是苦读之地,却逐渐演变成了沽名钓誉之用,当年轻狂的苏仲瑾对此极为不屑,曾在太学院里与现任院首徐老夫子手谈数局,败得徐老夫子以身体欠恙为由闭门不见。

    这人称圣手的徐老夫子,正是已故泰斗徐魁安长子,据说苏仲瑾大笑三声走时,还揶揄了人一句——太学院坐井观天,到头来还不是养得人胃口不好,只能吃软饭。

    苏仲瑾宁折不弯,苏家子弟,也只从戎,从不入学院。

    ……

    今日的太学院,用徐老夫子的开场白来说,是蓬荜生辉。

    白雨亭响过几段悠扬的琴声之后,已经有数百学子驻足远观,可惜那亭子建在太学院居中、百花齐放的小坡之上,有剑士守着,寻常人上不去,即便有几个久负盛名的琴士硬气去闯,比过之后也都灰溜溜逃了下来。

    小琴仙本名澹台清,之所以为小琴仙,除了琴技,还因为她是南卫三大世家之一澹台氏的掌上明珠。

    南卫治国与北燕不同,皇权旁落,由世家门阀共治,又由垂帘听政的琴先生居中斡旋。

    苏锦拨开人群,独自踏上长百米的青苔石阶,那阻道的剑士自然询问,锦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