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无事生端风波起

    第一回、无事生端风波起 (第2/3页)

的心肝宝贝,眼中充满了无限怜爱之色,但他的爱子多少还是让他有些懊恼!因为,虽然经他的尽力点拔,尽管他的爱子练武资质也不错,但年少轻狂,平时又有点袴纨之气,只仗着悟性好,不肯下狠功,当下只能勉强够上江湖的二流高手;况且他的爱子平时受众镖师、趟子手等前呼后拥,遇事总有人维护周全,实际江湖经验甚少,但他又不放心让他的爱子独自一人去江湖上闯一闯,长长见识,好知天外有天,每次出镖都是带在自己身边。

    但老金杆回头一想:“少年谁不曾轻狂过?自己当年差不多也是这个年纪的时候,武功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况且以孩儿现在的武功,在年龄相仿的少年英杰中,据我所知,虽不能数一数二,但也已算是较拔尖的了。若再过些年头,自己再狠点逼他用功些,将来也必能成为人中龙凤!”

    老金杆正想着,这时外头跑进来一个趟子手,也不在院中停足,便慌慌张张地直奔进大厅里,来到他面前,呈上一卷纸,报:“总镖头,又有事了!这是在院墙外发现的,不知什么时候贴上去的!”老金杆一手接过,抖开来一看,只见纸上写着歪歪斜斜的两行字:“金老板,请您明日未牌一刻时分,到街西尚实饭店一会!”落款是:“王飞虎,四月十五日。”

    老金杆看罢,心头震怒:“那王飞虎显然是在公开叫板,他不命人前来送个信或下个帖子,就直接贴在院墙外,故意要把此事弄得众人皆知,好招呼大家来看热闹,大有羞辱我老金杆脸面之意!”再仔细看看纸上边角残存的浆糊,都已经干了,显然贴在墙上已有些时候了,不由对趟子手怒骂道:“混帐的东西,你门是干什么吃的?人家都已叫上门来了,怎么到现在才发现?”那名趟子手诚惶诚恐,答不上话来。

    ……

    却说这王飞虎是何许人也?其实老金杆早就认识他了。老金杆在这里开镖局时,这厮还只是在这条街上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小混混而己,现在算来也不过二十五左右的年纪。

    原来,王飞虎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父母早亡,由族人轮流供养,靠吃百家饭长大的。由于缺少管教,他自小便在街头上混日子,学会了一些坑蒙拐骗、巧取豪夺的小勾当。街坊怜其父母双亡,虽误入岐途,但无非是为了填饱肚子,本质还不算太坏,因此也少有与他计较的。

    虽说王飞虎年幼时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倒也很少饿着,因此竟渐渐地长得筋骨强壮,肌肉横生,天生蛮力,也比同龄的少年高出半头。后来,他又向一位武师学过几手功夫,街头上的其他小流氓没少挨过他的拳脚,都臣服于他,以他为尊。他便借此拉帮结派,在镇上横街霸市起来。不过街坊邻居反而觉得,有他约束住那帮小流氓,一切按江湖规矩来,倒也不算是件太坏的事,至少总比放任那帮小流氓胡作非为好!

    当年老金杆在此地开镖局时,王飞虎这厮倒也识趣,并未找过茬,只是有事没事常常上门磨蹭。老金杆开始对他恩威并施,有时也想拉拢他,或给点小甜头打发他。

    但王飞虎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也未与局里的镖师或趟子手有什么过密的交往。有时,他在的时候,就象是镖局里多了一位闲人看客而已。多次皆如此,众人也便习以为常了,以为他是闲极无聊,来此打发时日的。不过,越是这样,老金杆反而摸不透他的心思,只觉得他的这般行为有些怪异!

    再后来,王飞虎这厮到外地几年不知干什么营生去了,五年前才又回到了镇上,并且在外面带了两个兄弟回来。老金杆等人听人说起过这两人武功了得,但不知道为什么甘愿死心塌地跟随在王飞虎左右,几年未见,王飞虎这家伙已长得五大三粗,并且留了一脸黑铁丝般的短须,更显得粗壮与威武。

    王飞虎回来后,召集了原来那帮人马。不过,这次他却未再横街霸市,而是对街坊邻居表现得极为友善热情好礼,甚至对自己以前的胡作非为赔礼道歉,表示悔过。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街坊邻居便都不再计较前尘往事。

    王飞虎召集了原来那帮人马后,整天也无所事事,只是聚在一起练武,一些吃喝拉撒也大多由他应付。显然,这厮那些年在外地发了些钱财。

    若仅是如此,那倒也罢了!然而,王飞虎回来数月后,某日便敲开了大兴镖局的大门,提着一份大礼向老金杆问好。

    王飞虎终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礼自然也不是好收的!王飞虎这次的来意竟是要和老金杆商议入伙镖局的事。老金杆当然是满口推托之词,自己多年的奋斗,靠血汗挣下的家业、闯下路子,原本已可独享的好处,现在他人怎能不劳而获,平白无故地就要来分一杯羹?

    以前,也有些有权有势的当地大人物,见大兴镖局生意兴隆,便想暗中入股,坐等分红。但老金杆宁愿多花些银两打发掉,也不愿别人插手镖局的事。再说,若是与王飞虎合办开一家分局,老金杆自己也照顾不来,那必定是拿自己白花花的银子给王飞虎做嫁衣裳,而且恐怕最终还会变成“养虎为患”!

    老金杆的态度决绝,众镖师还不忘在一旁数落一番,王飞虎只好悻悻离去。又没过多少时日,他便在街西租了家小院子,象模象样地开起了一家小镖局,就叫“飞虎镖局”,那招牌、服色、家什、马车等一应俱全。显然,王飞虎对这件事谋划已久。

    老金杆知道后,也不禁暗叹王飞虎表面粗犷,内藏心机!不过,老金杆一开始还是对王飞虎的小镖局嗤之以鼻,认为他的小镖局肯定经营不到个把年头,便要关门大吉。但王飞虎毕竟还是有些本事,转眼两三年便过去了,他的小镖局竟还是勉强维持了下来。

    王飞虎总是有手腕交结一些官府和客商等,人脉渐广,而且每次接镖时他总是显得兴奋异常,热情豪爽,信心十足,把胸脯拍得“啪啪”响,对于有疑虑的的客商,他甚至可先付全额担保,于是慢慢地接了些小单子。

    刚开始还好,王飞虎的小镖局与老金杆的大镖局在生意上各做各的,并未给老金杆的镖局的生意造成多少影响。但从去年开始,王飞虎开始拉拢一些大兴镖局的常客,这些常客都是一些大客户,虽说以前他们一直都是请老金杆护镖,但他们都是生意人,对老金杆及其镖局并谈上不有什么真正的大交情,只要有足够的担保,请谁护镖都一样,况且他们也耐不住王飞虎三番五次的盘磨粘缠。再说,恰逢太平盛世,行镖路上要应付的无非是一些地痞流氓,真正的劫匪大盗难得一见。因此,王飞虎的小镖局竟然还是拉走了一些常客,而且干得顺风顺水,大有渐渐兴旺之势!

    老金杆看在眼里,急在心底,但终究也是无可奈何。虽然王飞虎的做法有些不地道,但毕竟还没有坏了明面上的规矩。不过老金杆还能暂且隐忍着,可他手下的镖师并不全都这么看,认为王飞虎明摆着就是有意对着干。

    虽然刚开始还好,老金杆手下的镖师只是暗地里口头发泄一下怒气罢了,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相安无事为好。只是双方积怨既久,难免有朝一日会当面爆发出来。

    终于,就在前天傍晚,大光镖局里的两位镖师在一家酒楼小饮,刚好王飞虎手下的三名小跟班也在这里买醉。几杯热酒下肚,两位镖师便有意无意地开始挑畔对方。

    王飞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