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假.托关系真.调研

    第四章 假.托关系真.调研 (第2/3页)

就是校长室。这时候,随着师范毕业生越来越多,民办教师转国办也搞过几批,针对代课教师的培训业务就少了,此时的进校很悠闲,好像以后更闲。

    楼道里很安静,校长办公室的门也开着,二伯正在沙发上看报纸。

    “二,”陈立东轻轻敲了敲门,等二伯抬头看过来他才喊人。

    “哎呦,小东来啦,快进来,快进来”。二伯看清楚人,马上热情的招呼陈立东。

    二伯叫陈树廉,一米八几的大个儿,浓眉大眼,声音洪亮。

    见他拎进不少东西,二伯马上撂下脸:“来就来,拿东西干啥?”

    “二伯,进六月啦,我妈让我来望热(本地俗称,过六月节的意思,一般在农历六月十五前后,小辈要到长辈那走动,送些绿豆糕和水果,今天是六月十六)。这江米面,没带多少,您留着炸粘糕。酒是我爸给您准备的;知道你爱抽烟,我在楼下小卖部买了两条烟。你是我长辈,孝敬您是必须的。”

    “这小子,会说话了啊。酒给你爸带回去,别的我留下。”

    “别啊,那是你弟给你的,我再给带回去,我爸准得修理我。”

    “别啰嗦了,先拿回去。我最近肝脏不好,这两天想去秦市肝病专科检查一下呢。酒先得戒一阵子,等十月一回家,我和你爸再喝。”

    说到这儿,陈立东忽然明白为啥上一世,爸妈没找二伯安排他分配的事了。当时,肯定也是找过,可二伯那会儿住院呢,爸妈肯定不好意思麻烦病号办事,就耽搁了。

    “哦,好吧。我听您的。”陈立东连忙应着。

    “你来是有啥事吧?”

    “嗯,想跟您汇报一下我毕业分配的想法。”陈立东说。

    “想去哪儿?主意定了没?你们蓝师毕业的,分到县城小学没问题,这两天我就去训导局去打听打听。”二伯对他真不错,主动应承他分配的事。

    “二伯,我是这么想的。我爸我妈这几年供完我哥又供我,下边还有我妹妹,真的不容易。我哥在北钢,离家远,家里事指望不上他。所以,我想留在我爸妈身边。我爸颈椎不好,我妈腰也总疼。我当老师节假日多,守在家里我就能给家里多干点活,替替我爸妈。”

    “噢……你爸你妈确实不易。我挺佩服树俭的(陈立东父亲叫陈树俭),拉扯仨孩子,供俩中专生,还盖了三间房。你爸岁数也大了,是得有个人帮衬着点,别让他累着。你这小子不错,懂事,孝顺。镇里分配归文教办,我找你们镇里训导办王主任说一下,分到初中去。”

    陈立东抹了抹汗,心有点虚啊,连忙说:“不用了,二伯。我都找过了,分配的事不用您操心了。不过,有个事得您打听下。县商管局您有熟人吧,我想跟我爸开个小厂子,不知道手续怎么办呢。”

    “喔,开厂子啊?你爸料理地是把子好手,开厂子能行?”

    “二伯,我哥不是上技校、学的技工吗,他手里能淘换到一些生产设备。我爸初中毕业,那也是干啥啥中。干些机加工的活计,总比锄泥搬砖强。现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快,要是能接到大单子就有钱赚了”,陈立东开启了忽悠模式。

    对他创业的想法,二伯竟然信了:“嗯嗯,土里刨食儿是不行了。咱们村就没几个会做买卖的,你爸前几年就卖过海货,比别人强。办手续还要找县里?镇商管所办不了吗?”

    “我听说个体户经营范围和雇工规模有限制,现在调整政策,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