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军制改革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四章 军制改革 (第1/3页)

    颁奖典礼结束以后,扶苏趁热打铁,都已经正午了,让宫里准备吃喝。

    所有大臣全部都被留下了。

    大臣们哪有心思吃饭啊,今天对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也就是秦朝,这要是放在明朝皇帝敢这么嚣张,早就给扶苏安排一个落水而亡了。

    秦朝皇帝就是天,说的话就是圣旨,这是始皇帝杀出来的。

    始皇帝不得不说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手腕铁血,一般人玩不过他。

    武艺也高强,不说当世顶尖,也是个中好手。

    咸阳宫,百官朝拜。

    “朕今日要宣布几项政策。”

    “第一,来年加紧推广土豆,军管!”

    “第二,全国设立四大粮仓分别在陇西郡,邯郸郡,南郡,九江郡。”

    “第三即日起四大粮仓所设郡立四大军区。”

    “郡县设立卫所兵,战时充当预备役,闲时训练并进行土豆种植工作。”

    “第四,军区卫所所有部队设主将一名,负责平日练兵攻城略地,设立监军署负责思想工作军队司法,设参谋部辅助主将和监管军政。”

    扶苏说完,一片哗然。

    皇帝是疯了吗?

    这样搞天下会乱的。

    民不聊生啊。

    这是水平一般的官员想法。

    聪明的官员呐呐咂舌,皇帝这是要抓死兵权啊。

    本来秦朝开启的郡县制就是开天劈地了。

    将原来分属诸侯的地盘直接划归中央统治,但是这军制更是惊人。

    完全将全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

    卫所兵不说,这是地方兵,主要职能是预备役和地方治安问题。

    能有效的威慑造反分子。

    以前造反,这个郡可能兵力不够,就能让反贼最大。

    但是这卫所兵出来,一切都改变了,没个郡县都有卫,有所。

    刀子就悬在头上,你敢造反,马上就能灭了你。

    根本不给你最大的机会。

    是的,卫跟所是两个机构。

    卫所制是明朝太祖朱元璋设立的。

    卫是所的上级机构。

    基本上每个郡设一卫,统管所有县级的所。

    军区设置和粮仓设置更是惊人。

    当年长平之战为啥赵国空有三十万大军却被白起所灭?

    后勤保障是个重要因素。

    人是铁 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这句话放在军队更是合适。

    一旦后勤保障不到位,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但粮仓的设立一切问题都没了,只要持续保障粮仓稳定,军队有的吃,随时都可以就近调用。

    那战斗力还不嗷嗷的?

    军区设立,环环相扣。

    完全将现在拿着虎符就能调兵的情况改变了。

    监军分管军法和思想,让士兵牢牢的记住吃谁的饷,听谁的话,一旦持续发展下去,哪怕主将造反也没人会跟着搞事情。还顺带着监察主将的情况。

    参谋部,更是能参与军政大事,和主将一起商讨各项问题,还能出谋划策,能带兵的人不一定懂政治,懂政治的不一定会带兵。

    以后不懂政治的主将,你安心带兵,懂政治的你安心搞你的政治和参谋工作。

    主将就更不用说了,原来一言九鼎,现在调兵权听中央,处罚权归建军,出谋划策有参谋,看起来是轻松了,但是却只有练兵跟统兵的权利了。

    一下子聪明的大臣都意识到了,扶苏手腕不比始皇帝差啊!

    但看破不说破,也不敢说破。

    扶苏上午刚杀了那么多的大臣,谁敢炸刺。

    “新任咸阳令,尉文章。”

    扶苏

    没管百官反应,直接宣布。

    百官听到这个名字没啥反应。

    尉文章何许人也?

    尉缭子之子。

    尉缭子是始皇帝的左膀右臂,在国尉这个官位上退休。并且还是鬼谷子的徒弟。

    一生极其辉煌。

    始皇重用尉缭子,扶苏重用尉文章没毛病。

    咸阳令也就内史长官,绝对需要扶苏的亲信掌管才行。

    “各位大臣有何看法?”

    扶苏扫视了一眼大臣们。

    大臣们跪坐在垫子上,眼观鼻鼻观心,高呼,“陛下圣明。”

    扶苏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卫所制度和军区设定是扶苏能想到最适合秦时的制度了。

    军政分离,权责清晰,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