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感激之情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45章 感激之情 (第1/3页)

    杨晚伊想了一下,光是自己的三十多亩桃树,还是有些少,满足不了自家糖厂的需求“大伯、二伯,我想让你们跟我一起把农田都种上桃树,你们听我跟你们分析一下,

    现在咱们家三家一起置办‘杨记糖果’,大家都忙着做糖,根本没有时间去地里干活,倒不如都种成桃树,形成规模也方便管理,也能满足自家糖果的原料需求”

    杨鸿喜沉思片刻之后,心里对于都种桃树这件事没底“晚伊,这样做太冒险了,不如种庄稼更实在”

    在杨鸿喜的意识里,现在的糖果生意总归不是很稳定,心里经常担忧,万一市场遇到状况,这糖果就卖不出去,倒不如种庄稼更可控。

    粮食卖不出可以自己吃。

    况且,杨晚伊一下子盖了这么大一个厂房,还不知道盖好之后,生产这么多糖,能不能卖出去,这么早就把种庄稼这条路断了,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

    杨鸿贵也不赞同晚伊的想法“我觉得你大伯说得有理,咱们不能这么冒险,总归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在他心中,种田就是最好的退路。

    从那个动荡的时代走过来,他最清楚饿肚子的滋味。

    老太太见自家孙女鼓动大房和二房种桃树,心里从一开始就不赞同。

    万一有个差错,这三大家可靠什么生活?

    “晚伊,这事你先别着急拉着你大伯和二伯,你自己先种种看,等这事稳了,你咱们再议不迟”

    杨晚伊理解这个时代,杨鸿喜和杨鸿贵的想法。

    毕竟,田里有粮,心里不慌。

    大家都还没有,挣钱买粮食的这个概念。

    九十年代敢于抛下种地,下海经商的基本都发财了。

    “二伯,那这样吧,您把我家农田,划三亩地去培育桃树苗,等明天咱糖果厂生意稳定后,你们再跟着种植桃树也不迟”杨晚伊想了一下,还是遵循他们两人的思路,让他们看得糖果生意稳定后,再做打算也行。

    只是,这样的话,他们就要晚一年。

    杨鸿贵思量了一番,又问道“晚伊,那你剩下的农田种什么?”

    “种萝卜,简单好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