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文余孽

    第九章 建文余孽 (第2/3页)

而这些,在场的众人是不能够体会到的。

    宋渡黯然无主凝着书信,两眸仿如屋内那盏快枯竭的油灯,他万万也想不到整日与自己朝夕相伴、情投意合的樱雪姑娘尽是建文帝的暗探,这一惊天消息对他来讲犹如天下冰雹,需得时间慢慢消化。

    林希历史虽不是很厉害,可也略知一二,建文帝也就是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历史上明朝第二个皇帝,其叔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改年号为“永乐”。

    导致朱棣谋反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触动了包括朱棣在内的一些藩王的利益;二是因为朱棣本来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可惜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传位于他,反倒是将皇位传给了性格懦弱仁慈的孙子朱允炆;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论能力功绩,朱棣方方面面并不输给朱允炆,然而朱元璋却还是把皇位传给皇长孙朱允炆,这也为之后朱棣的谋反埋下了祸根。

    要说还是朱棣在性格上跟朱元璋最像,他们都有着足够的谋略与手段,也足够的心狠手辣,是个帝王之才,再看看朱允炆呢?虽然善良仁慈,却少了一分帝王的胸襟和果断;朱棣谋反,也是因为他对朱允炆这个侄子当皇帝心有不服。

    历史上朱棣就是发动‘靖难之役’之名登上帝王舞台,确实朱棣能力有目共睹,盛世堪比唐朝,百姓安居乐业,而建文帝在历史资料记录在被推翻后,后人有的说他在京城烧死了,有的说逃出去做和尚。

    “没想到建文老儿居然逃出了京城,而且还活的好好的,还准备起事谋反,也算不上是谋反,而是拿回属于他自己的一切”,林希暗道。

    尽管未能查到杀死樱雪姑娘的真凶,却意外得知这等重大消息,那也算是意外中的意外收获,遂,襄萍告知林希这种谋反案件需要陆知县上报朝廷定夺,林希不懂这些官场之事,点了点头,又抬眸凝了一眼窗外茫茫黑夜约估摸着时辰,遂,将信件揣入怀中,简单告别宋渡打道回程。

    途中,夜色越来越浓,周围的一切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这神秘的沉寂里,幕布笼罩了整个大地,遂,林希命令众人加快脚步,半晌,走在最前面开路的捕快,惊觉离城外不远处的竹林里头似有些异常,正回来禀报林希时,一只铁镖疾风袭来直透后脑,嘴里还念叨着:“林师爷,有埋!”

    话音未落,双眸不瞑目,倒下。

    忽,一群黑影从竹空上方唰唰跃下,林希高举火把借着光亮凝了凝,只见六名蒙面人手举大刀正盛气凌人挥来,襄萍见势不妙,顺手拔出碧泉剑迎敌,回头叮嘱道:“哥,找个地方藏好,保护好自己!”

    林希点头应了一声,遂,双手捂头窜躲在竹林处一角,半晌都不到,随行而来的捕快渐渐不敌,皆已被那六名蒙面人乱刀砍死,只剩襄萍和金捕快还在奋力抵抗,半晌,躲在幽竹一侧的林希悄悄探头凝注着混战,当即明白这六名蒙面人应该就是潜藏黎城的建文余孽,他们估计得知秘密可能已被泄露,是来杀人灭口的。

    不巧,一名蒙面人定眸发现了林希身位,一跃身直举大刀挥来,遂,本能的双眸自闭,刘海随风渐渐立起,顿,蒙面人呵道:“再不住手,我杀了他!”

    林希被那蒙面人举刀架脖挟持住了。

    众人停止厮斗,林希被挟持,襄萍举剑目露横色,道:“放开我哥!”

    那蒙面人道:“把剑给我放下,不然我现在杀了他!”

    说时面带诡意,举刀肆意的在林希脖子上轻划一刀,顺时一道半寸口子裂开,似有种洒了酒精的痛楚。

    襄萍顿不知所慌,举剑视眸相对,但并未将剑放下,那蒙面人提刀欲再划一口,林希慌道:“等等,在我死之前,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那蒙面人凝了林希一眼,横道:“问!”

    林希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是建文帝身边的人,对吧?”

    那蒙面人换了个手持刀,呵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林希目光下移,心中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