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赵曦论战

    第三三五章 赵曦论战 (第2/3页)

快速并以绝对优势战力,将西夏的东西两线打乱,打散,打垮,才能促使西夏认定中路军是虚张声势,从而在中路孤注一掷。

    同样,东西两路快速进入战时,势必牵制西夏各勋贵的心思,存在让西夏内部形成急功求利,或急于求成的心境……毕竟东西两路的进攻,真正损坏的会是部分勋贵的利益。

    如此,东西两路的策引是否发挥作用,将是这次成败的前提。

    同时,赵曦在文中也提到了东西两路在推进时,应将中路围剿作为终极目标。

    也就是说,东西两路不管打哪里,怎么打,打成怎样的战果,必须确保在最终决战和围剿时,能完成前线指挥部的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地点。

    这就像放风筝,风向决定风筝去向,风力决定风筝飞行高度,但赵曦必须手里拿着那根线。

    这是火器第一次对夏显露,对战时的摧枯拉朽是有一定把握的。他担心新军这般战力,会让东西两路指挥,滋生出野心,忘记本次大战的战略目标,而盲目的把战场向西夏腹地推进……真有这可能。

    毕竟,能让国朝扬眉吐气的战事不多,堆积在西军中怨气很重。真有可能在取得一定的优势下,东西两路会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突进……压缩饼干的配备,让军卒不存在后勤不继。

    这次大战,预订的战略目标是有限消灭西夏战力,而不是灭国之战。

    从某种意义上,现在还不具备灭国的条件。

    国朝新军训练只是初见成效,国朝的军备还没有提升到可以一举灭掉西夏的程度。

    其次,灭国之战,从来都不是全仗武力施行的,必须是经济、军事、民生、教化等等各方面齐头并进的实施。

    决定灭国的原因,不仅仅是靠武力,或者说靠武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化与威压同时进行。

    民众认可,是能否统治一个国度的最根本元素。

    对于灭国,教化甚至比武力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基本上是阐述一个道理:民心所向,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说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