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章 见识的差距

    第四三六章 见识的差距 (第2/3页)

    平日的朝堂臣工们是没有座位的,顶多了是怜惜某位老臣,帝王会赐座。

    而此时,大庆殿所有人,不管是执宰还是白身的士子,都有一个蒲团可以跪坐。

    论道嘛,就得有个论道的样。这个举措,深得士林称赞。

    还是做帝王好啊……赵曦摸了摸自己的榻座,很是有感慨。

    由于护卫营原来的桌椅工坊,现在朝堂已经全部替换成各种座椅了,自己的帝王座,赵曦也根据后世改造过了。

    看看下面乌泱泱跪坐的一片……可劲的辩吧。

    有一种说法叫所知障,也就是说,人所掌握的知识会造成在接受新知识时形成障碍。

    赵曦的知识体系是成型的,是经过后世那逻辑严密的系统教育形成的。

    尽管他来到这个时代,也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教育,但始终无法替代他的知识体系。

    为人处事,或许自己会去适应时代,可脑子里成型的知识,赵曦无法清空。

    年少时靠着成年人的能力,对现在的典籍死记硬背了不少,他真正理解的都是当初孙复解说的,没本事衍生出自己的一家之言了。

    至于这庭辩……唉,对赵曦而言,只是看个热闹,人家不用白话讲明白,他还是晕晕乎乎的。

    可惜,这庭辩,是一个个显摆才华的,谁会用大白话讲?

    若是经典的释义,或许赵曦还能听出门道来,好歹是接受过讲授的。

    可这对于道的一家之言,全是各自的体会,云里雾里的话,似是而非的言辞,还真的做不到全明了。

    别看这群士子朝臣在颔首点头,赵曦觉得他们也是一知半解,只是不好意思,硬撑着装懂而已。

    听不懂他们的旁征博引,但对于核心要义,赵曦能很清晰的捕捉到。

    比如张载的太虚即气、一物两体,撇开他云里雾里的词汇,归结他学术的本质。赵曦还真觉得有点道理。

    倘若把张载那个什么气换成分子……跟后世的科学理论有一定的契合。

    而他提到的道是气化过程,说是在论道,倒不如说他在臆想物理化学反应。

    后世有一种说法,说汉民族没有科学,只有技术。从张载的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