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养子如虎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六章 养子如虎 (第1/3页)

    第三日,李世民召开朝会。

    在朝会前,李世民找来房玄龄,说了一通话。

    所有人都看到房玄龄满脸的不愿意,但不用说,君命难违。

    李世民在太极殿举行朝议,商议如何改革民风,并且将自己的观点与众臣共同讨论,最终确立了几条政策和方针。

    其中,就有关于如何建设工业和科技。

    “朕决定从今天起开始实行'规模化杂交农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朕将会有偿的规划农田开发耕种。“李世民在朝堂上说道。

    “规模化杂交?这个可以吗?“有官员担心的问道,这个名词听得一众文官四目相对,这是个什么意思,完全没有听过啊!

    但他们能够理解的就是,农田耕地会被征收了,这无异于晴天霹雳,简直就是在要他们的命根子。

    有人提出异议,希望李世民从长计议,毕竟从世家门阀手里面抢农田无异于逼他们造反。

    但此刻,有人率先反应过来,这次东征的部队虽然高达四十万人,可主要以前朝降将和五望七姓为主。

    现在的长安,关中地区,留下来的都是李靖、尉迟恭、柴绍、秦叔宝、程咬金等人。

    即便不算护卫长安十六卫,仅仅李世民这些心腹大将的直属部队,就有三万人。

    无论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尉迟恭,还是用兵如神的李靖,又或者要谋略有谋略,要武力有武力的秦叔宝,这些名将猛将,根本无人可敌。

    世家门阀要造反?人都还在高句丽呢,就算你们临阵倒戈,立刻回攻。

    兵对兵将对将,就有信心打得过这些正值壮年的将军们吗?

    这十来万人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一身的血腥味都还没冲散,谁愿意去找死!

    不由得大家对李世民越发感到畏惧,这是从一开始就把各大家族都给算计了啊。

    让你们东征高句丽,抢地抢粮,背后再慢慢修理你们。

    高!实在是高。

    只不过还是有人反对。

    “陛下,农耕之事,千百年来,都是根据天时地利总结出来的规律,如今陛下突然改革,要是老百姓吃不上饭,这大唐可就危在旦夕啊!”

    李世民冷笑道:“我前些天听闻河北出了一位老农,对于四时谷物很有研究,我觉得大唐应该多发掘一些这样的人才。”

    “民以食为天,只有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大唐才能万世永昌!”

    那位姜姓老农,这几个月确实名声大振,他借着袁天罡等人搞的大棚种植自悟出了一套筛选种子幼苗的技术。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在山上找到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幼苗,也没人清楚袁天罡这些不良人,到底是怎么的就对他唯命是从,帮这位在世神农催化、杂交、培育。

    最终得出来的半成品,亩产都超过了五十石!

    水稻能够亩产五十石,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事情,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可只要能正常种植。

    最多三年,大唐将可以用米把邻居给砸死。

    “陛下,微臣以为,您不应该操之过急,万事都需要循序渐进,陛下登基以来,两年的时间,从战争到大兴土木,举措实在是太多了!”

    “微臣担心,这大唐子民怨声载道啊!如今挖运河种田的都是女人,大唐早已无人可用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确实,我大唐不该让女子从事太多的重苦力活。”

    一群文官顿时松了一口气,可是当为首的人看到一向神经大条的武官们一个一个老神在在如同泥塑一般站立在原地,那气定神闲的样子比他们这些读书人还要有涵养。

    瞬间就有人冷汗直流,莫非这也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

    果然!

    李世民又补充道:“吐谷浑和草原上不是有很多想要彻底加入大唐版图的部落吗?我已经让人通知了执失思力和突利,他们可以将青壮年劳动力派来参加劳役抵扣每年的进贡,满足一定年限的还可能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加入大唐户籍,抵扣军功。”

    原本还有人想以大唐汉人血脉不再纯净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