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太子提出了政见

    第十七章:太子提出了政见 (第2/3页)

引用皇家祖训,完全让他找不到反驳的地方。

    这不是文臣该干的活吗?

    而周围听了朱见济一大段台词的臣子则是面色凝重。

    他们经过这场闹剧,已经不想和朱见济都嘴皮子了——

    正经文人哪里扯的过前世和网友唇枪舌剑过的小太子啊!

    不过朱见济的表现为着实让他们惊讶,不仅仅是他对于臣子展示出的压迫,而且他的年纪也是一大特点。

    过了一年,按着虚岁算太子也才六岁。

    嘴皮子就能突突的,说得臣子接不上话,那等他长大呢?

    大明会迎来怎样的一位君主?

    这一刻,朱见济的朝堂首秀终于获得了良好结果。

    原本还在心中纠结要不要彻底倒向景泰帝一边的胡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胡瀅已经七十七岁了。

    他的人生很多都浪费在了永乐年间,然后就枯坐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假装吉祥物。

    他其实也不怎么掌权,办事的都是礼部侍郎们。

    别人之所以敬重他,那正如朱见济之前想的,不是因为胡瀅为国家做出过什么重要贡献,而是因为他活得久了,熬成了“五朝元老”。

    在朝堂风水轮转之下,能一直待在这地方不挪位置,就值得让人尊敬了。

    但胡瀅还是战战兢兢。

    他在和家里人说话的时候,都经常念叨,“胡家有今日富贵,是天子垂怜。你们以后也要以诚心供奉皇家”等等话语。

    毕竟他是抄近路成的政坛常青树。

    所以胡瀅本不想真掺和进皇家争权的浑水里,就当个和稀泥的把接下来的日子混过去得了。

    谁知道竟然出来了个朱见济?

    还是个被太宗托梦,和他说了不少事情的朱见济?

    胡瀅被他暗中戳破了几十年来的梦魇后,心里的秤就开始歪了。

    现在,该是混了几十年的胡瀅下注的时候了。

    他想尝试一下,能不能给胡家再保住三代的富贵。

    于是胡瀅率先站出,用年老的身体喊出并不洪亮的声音,“太子聪颖,自得天幸,参政一事本不该由人置喙。”

    “如此处置,实在是再好不过!”

    “臣附议胡尚书所言!”王文和商辂等人跟着发声,算是给钟同定了性。

    于谦最后也出来说了两句话,但各方不偏袒,简单为钟同挽尊几下却被景泰帝拒绝后,也不管了。

    于是景泰帝满意的点点头。

    朱见济也满意的点点头。

    父子俩相视一笑,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