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一园春色(1)

    第三回:一园春色(1) (第2/3页)

、唱亡魂歌、铺盖铺下跪,沿途倒酒设祭,搞得一片乱糟糟的,像充军赶路一般。这样沿途设祭、半路奠酒,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走了老半天,才把棺材抬上山。

    作为未亡人的孟晨瑶,这个时候更是苦不堪言,按规矩她要对亡夫,作出依依不舍之态:每走几步就要跑到前面下跪拦棺,再在棺底朝天仰躺,让人抬棺从身上而过。她年纪太小,被人逼着跟在棺材向前冲,累得腰酸腿软、气喘吁吁,没到设祭点上,就要跟着棺材跑,不能歇息喘气的。这一路上,若有一点点做得不周到,就要被四姨太撕打辱骂。

    好容易把古少爷弄入了土,孟晨瑶也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体软身瘫。从山上回家,人累得不成样子。可到了晚上,四姨太怕儿子在那边害怕,就逼孟晨瑶打草绳子一个人送上山去,到少爷坟前点燃,给少爷作伴儿,这儿俗话叫“送烟把”,实是给死者“壮胆”用的。

    四姨太怕孟晨瑶糊弄她,半路上把“烟把”丢了,第二天一早,她要亲自上山查看的!

    这样一连搞了三天,又把孟晨瑶折磨得要死要活。

    古家有钱有势山林甚众,方园几十里都是他家的柴山。那个风水先生,根据山形地势给古家少爷看地,少爷的坟墓离小镇二十几里远。

    每到天晚山上漆黑无光,小路弯弯曲曲,两边林间树上,好多怪鸟惨鸣,远处草丛中有野兽嚎叫,孟晨瑶一步步胆颤心惊,一步步恐怖慌张,一步步小心翼翼。有时,路边草堆里不知蹦出一只什么动物,向远方狂奔而去,还发出一阵阵尖嗥,把孟晨瑶吓得丢魂失魄;偶尔树上宿鸟,被她的脚步惊起,拍打着翅膀飞出巢,发出声声惨叫,把她吓得要哭!她经常被惊吓得背上寒毛渗冷,心惊胆战双腿瘫软,半天走不动路,坐在路边石头上起不来,内衣里出了一层大汗,被山上的冷风一吹,更是凉透身躯、寒彻心底。

    因为送“送烟把”只能是一个人,未到坟前是绝不能见光见火的,只有到了坟头上,才能打火点燃,以免惊吓亡人。

    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在这样黑漆漆的夜晚,一个人拿根草绳子上山,一路上这种惊恐,这种畏怖,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

    山路弯弯扭扭、坎坎坷坷,路上乱石成堆,锯齿草和杂刺丛生,像一条条拦路的恶犬,搭到人腿脚上,就是一缕血丝一阵剧痛。

    一路上跌跌碰碰,搞不好就跌一跤,孟晨瑶摔倒在地,痛得直哭。此刻,她多想有个人在身边,给她做个伴,哪怕陪她走几里路,也是好的!可眼前是一个人都没有,她再害怕,路再难走,还要往前走,直到走到坟头上,再将“烟把”点着后,望着火苗断断续续的烧了一截子,才能转身离开,下山回家。“烟把”草绳只能点燃,却不能烧出明火来,更不能把一根“烟把”全部烧完,只能烧一大截子留一小截子,这样才算做完事。回家路上是不准回头的,不管有什么风吹草动,怪鸟嚎叫、野兽惊啼,都得一直往前边走,直至回到古家大院,方可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

    每走到半中上,到了无救无助时,她就想起了娘,想起了弟弟,恨起了爹!恨爹不该把亲生女儿,送到这种地方来受苦受罪,而且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好不容易熬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古家少爷的丧事算是了结,孟晨瑶在古家,却度日如年深受熬煎。因洞房花烛夜死了丈夫,古家有人骂她是丧门星,有人说她是天生克夫的寡妇命!各种流言蜚语,四下传播着。

    这些责难辱骂,落在一个不满九岁的小女孩身上,让她不知怎么办才好,也不知怎么做才对?!好在她现在太小,还不知道这种说法,对她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要是年纪大点,懂了事的姑娘,可就忧急无奈死了!

    那四姨太见了她,好象见到仇人一般,有事就掐她、撕她、打她,无事也骂她、咒她!说她小小年纪一脸寡妇相,一口寡妇音,克死了自己的儿子!四姨庆一恨起来,就想要孟晨瑶为古时金偿命!

    把孟晨瑶骂个够后,又想起关在土牢里的秋玉,四姨太更是恨意大起:那晚,秋玉把古时金挤到地上摔跌受伤,以致古时金雪上加霜,最终命赴黄泉!

    开头办丧事,四姨太一直忍着,现在有空了,可以拿秋玉来开刀,给儿子偿命了!

    孟晨瑶想起那天晚上的情形,春华、秋玉对谢郎中讲的,不是全部实情。当时两个丫环睡着了,是她推开古少爷,才使少爷滚过去压了秋玉,秋玉半睡半醒间被压,迷迷糊糊中才下意识地肘了少爷一下,按道理来说,这是秋玉在替她背黑锅。

    照这个架式,古家不会放过秋玉!孟晨瑶人虽小很讲道义,懂得冤有头、债有主,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祸水转嫁给别人!她觉得要不得,作算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也很难受,而且一辈子惭愧在心,以后的日子真的没法过!

    孟晨瑶不想别人为她受冤屈,就找到大太太,把前因后果一一讲清楚!说就是偿命,也该由她去!这事跟秋玉没太大的关系。她还跪求大太太,千万放过秋玉……

    大太太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惊异,对着她望了半天,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挥挥手让她离开。

    孟晨瑶出来后心里有些惶然,在等待灾祸降临!反正事情出了,自己无端被推到这一步,根本没办法左右,只得听天由命罢了!

    四姨太没有消停,像逢人就咬的疯狗,骂孟晨瑶、骂秋玉,又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把祸水往大太太身上移,说大太太自作主张,搞什么冲喜,实是包藏祸心,害死自己的儿子!还说大太太因为肚子不争气,见别人生了个孩子,就起了忌妒心,明明晓得少爷身子骨弱,经不得一点儿折腾,见不得一点风吹草动,还要为他娶老婆,表面上办喜事,暗中就是要把少爷往死里弄,往土里整。这完全是居心不良,害人夺命!

    四姨太这么闹,要是往常,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大太太在古家女眷里,地位至高无上,任何女人敢挑战她,都要受到严惩和打压的!且她对窑姐儿出身的四姨太,从没有正眼看待过!虽然生了儿子后,才对四姨太稍微客气点;可两个女人,为了儿子的一个名份,一直明争暗斗。

    过去,别的姨太太,若说大太太几句不好的话,大太太听了还能装作大度,忍着不发作;四姨太则不然,只要半点言语不合,大太太当场就“来煞”。因此,四姨太最恨、最怕的就是大太太,平时对她积了一肚子冤恨和恶气,这个时候忍不住想要发作出来——

    四姨太这样来风、来雨,大太太本来想回几句,但想想只怪自己一时鬼迷心窍,去求神拜巫抽那个鬼签,不顾谢郎中和四姨太反对,硬是给少爷结婚冲喜,却冲成这样一个结局,心里一直不好受,暗中存了一些愧意。无论四姨太怎么暗里说她、明里咒她、当众指桑骂槐的叫骂!她都忍着一口气,装作什么也没听见,一心一意在香堂里,口念“善了个哉”,眼不见人、耳不听语,好象一切狂风暴雨、雷鸣闪电,都随口念之声而去。

    古大疤子这些日子,情绪有些失控,除了猛抽大烟,就是疯狂喝酒。喝完了酒、抽完了烟,就拿出刀、枪,到后院吼叫着,乱砍乱剁,天上飞的鸟,地下跑的鸡、鸭、鹅,凡碰到他的活物,就没有逃得掉的道理!

    这样发疯发颠、杀气腾腾的,搞得大家一看到他,就吓得躲避、逃跑。古家后院那个花园,成了无人敢进的禁地,搞得一片乌烟障气、鬼哭狼嚎。整个府上被一片恐怖笼罩。

    古大疤子把大家弄得人心惶惶,四姨太也跟着起哄,嚷着把秋玉提出来和孟晨瑶一起绑着装进木笼子里,要将她两人沉塘,浸猪笼,为她的儿子报仇雪恨!

    14

    这天,古大疤子折腾了一会,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了,就喊下人把郎中找来。下人都害怕他舞刀弄枪,平日生怕见到他,这时听了喊叫不得不过来,只得站在远远的答应,就连忙跑去叫谢郎中。

    谢郎中在古家多年,对古大疤子的症结,还是有所了解的,对他的性子,也摸着较准。这段时间,少爷之事,令古大疤子心里烦躁不安、狂暴不宁,持刀弄棍握枪开火,砍猪杀牛劈羊子,剁鸡宰鹅刺鸭子,把众人吓得够呛,平时没事尽量躲着他,被传唤过来,无不颤颤兢兢不敢走近远远应声。只有谢郎中敢接近古大疤子,甚至在他暴怒之时,说几句话,就能消他的暴虐之气,让其缓解平和其来。

    谢郎中带上药箱,到古大疤子卧室,给古大疤子按摩了几下,又敷了一些药,古大疤子身体一时轻松了许多,留谢郎中陪他喝茶。

    古大疤子这人因为贪生怕死,一辈子敬重郎中。在这个家里只有谢郎中的话,他才听得进去一言半句。两人聊了些闲话,就谈到近时的事,又说到四姨太要把秋玉、孟晨瑶浸猪笼!

    古大疤子问谢郎中,这样处置是否妥当?其实他这只是随口而问,客气一下,像这种事,古大疤子从不听别人的建议。按往常,谢郎中也不会管他这些破事儿。

    没想今天有点不一样,谢郎中竟慢理斯条说道:“老爷呀,少爷自己吃那种害身子的壮阳的药,身体消受不起才死的。跟那两个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四姨太这么闹,很是要不得,对老爷家的名声,没有什么好处!”

    幸亏古大疤子抽了大烟,人处在一种莫名的兴奋中,心情自然舒畅、欢快,没有暴怒起杀人之意。要是喝了酒后,心情暴躁时,估计是一声怒喝,连谢郎中都杀了,也未可知!现在,居然答应不杀那两个孩子,算破天荒了!

    谢郎中从老爷处出来,到了大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