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怀朔镇兵东方白

    第一章 怀朔镇兵东方白 (第2/3页)

军制,从下到上依次为伍、什、队、幢、军。

    五人为伍,设伍长。

    二伍为什,设什长。

    十什为队,设队主、队副。

    五队为幢,设幢主、幢副。

    军无定数,设军主、军副。

    军主之上有统军、都将、别将、杂号将军,重号将军。

    虽然队主是位卑言轻、不入流的比视官,但好歹掌管着百人性命,比卒伍、氓隶强上不少,总的来说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东方白思忖间,一道瓮声瓮气的感慨声在他耳边响起。

    “昨日我随将主拜谒镇将,见到镇副窦乐、都将葛荣与镇主父子论兵。

    窦乐、葛荣二人主张固守城池,镇主提议出城邀击,挫敌锐气,几人争得难解难分,差点大打出手。

    要我看哪,这城池早晚要失守。”

    说话之人是个铁塔一般的巨汉,腰带八围,面如黑炭,眼似铜铃,隆起的肌肉如同坚硬的石块,活似后世的门神尉迟敬德。

    这人正是东方白的兄长东方老,身长七尺,膂力过人,就这还是取自北朝的大尺,若是用南朝的小尺度量,东方老身高还要高上两尺,纵观史册,估计也只有“山东大汉”孔夫子、汉赵皇帝刘曜能在身高上力压东方老一头。

    当然,东方老如此身高不足为奇,因为那位勇敢如孟贲,敏捷如庆忌,廉俭如鲍叔,信义如尾生的大文学家东方朔便是一位巨人,赖于基因上的强大,东方白同样生得修长挺拔。

    “大兄慎言!”多年的挣扎求生让东方白特别擅长掩盖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见他头也不抬,不咸不淡说道。

    东方老倒是对这一幕习以为常,在他印象中,幼弟东方白素来性情淡漠。

    怔默良久,东方老自顾自地发出声心痛至极的长叹:“大敌当前,内斗不止,我是看不到丁点战胜叛军的希望。

    之前三次与叛军交战,我军都败的稀里糊涂,如今再细想,多半是窦乐、葛荣等人从中作祟。”

    东方白重重点头,关于怀朔镇高层之间的斗争,他略微知晓一些,此事还得从孝文帝迁都洛阳说起。

    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朝廷逐渐将重心移往河洛、河朔,往日国之肺腑的六镇逐渐沦为无足轻重的边野之地,朝廷对于六镇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弱,出身弘农杨氏又担任过正三品显官的杨钧,就任镇将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指挥不动镇都副将窦乐、都将葛荣、功曹史侯景、户曹史孙腾、外兵史蔡俊、函使高欢一系,根深蒂固的本土势力。

    不过杨钧并不是只读圣贤书的腐儒,他非常懂得变通,面对如此困局,他向朝廷举荐武川镇豪强贺拔度拔父子,用来抗衡窦乐一党,鉴于贺拔度拔之子贺拔岳在太学生中名望很高,朝廷欣然纳谏,任命贺拔度拔为怀朔镇统军,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

    贺拔度拔父子上任之后,杨钧勉强收回了一镇之主的权力,随着杨钧收回权力,这场政治博弈从暗地里转到了明面上,怀朔内部正式分裂为两派,一派以鲜卑酋帅、中原豪宗子弟为主,领军人物是镇都副将窦乐,另一派以汉儿府户、敕勒柔然降户为主,领军人物是杨钧。

    两派势同水火,遇见战事,都将重点放在提防友军身上,胜则互相争功,败则推诿责任,不提双方通力合作,不痛击友军都算烧高香了。

    如此一来,连战连败也就不难解释了。

    思及此处,东方白也不再对坚守城池抱有希望,故作轻松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一城破,正好寻机逃回河北”。

    东方老有些跟不上东方白的思维,面露疑惑之色:“回河北作甚?”

    “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眼下将主已经赦免我兄弟二人,你我正该为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