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本无清净心,空负道德名

    第十七章 本无清净心,空负道德名 (第2/3页)

的道士,看上去约已到花甲之年,须发花白,面如古月,背负长剑,道袍迎风,俨然也是有道之士的模样。

    注意到这道士身上道袍和背后长剑的样式,他眉头微皱,打个稽首问道:“这位前辈莫非是武当派高人,不知如何称呼?”

    那老道士冷然一笑,负手而立昂然答道:“本座冯道德,道号‘清净子’!”

    胡垆眉头皱得更紧,感觉今日的事情颇有些棘手。

    说起眼前的这位清净子冯道德,却须提一提数十年前武林之中的一桩公案。当年南少林方丈杏隐禅师圆寂前,传位于五大弟子中位列其次的至善禅师。

    此举令其武功与年齿皆居首席的大弟子心怀不满,后来竟带了素来亲近的小师弟破门而出,弃佛入道改投武当门下。

    按说南少林与武当派虽说不上亲厚,但同为武林大派,彼此总还保持着面子上的礼仪之交。

    怪就怪在不仅当时的武当派掌教云鹤道人大违武林规矩,收容了这两个少林叛徒;而且接掌南少林的至善禅师也绝口不提此事,不说追杀叛徒,便是一封向武当问责的书信也未写过。

    昔年那位叛出南少林的大弟子,便是如今武当派中权势最大、武功最强的长老,其声威远远凌驾于现任掌教无青子之上的白眉道人;而那位追随他叛逃的小师弟,便是站在胡垆面前的冯道德。

    不管是武当派的实力及潜在影响,还是白眉道人有资格争夺天下第一名号的武功,都足以令胡垆心生警惕。

    不过警惕不等于畏惧,只是在处置的手段上须更加周密,他心中霎时闪过许多念头,面上却仍不动声色,笑嘻嘻地道:“原来是清净真人当面,晚辈失敬。只是真人不在武当清修,来到这荒山野岭做什么?”

    冯道德冷哼一声:“小辈不要装糊涂,你们来做什么,本座便是来做什么。为了那些箱子中的东西,本座每年春夏时节都要来此山一次,耗费了无数力气。

    “你若识相,便将东西都交出来,本座或可开恩放你能一条生路。否则……嘿,休要以为火器之利可以凭恃,你我人数相差近倍,本座或是不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