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鼓励商业

    第168章 鼓励商业 (第2/3页)

    “不管这些钱最后花到哪里?都会有其他人因此而赚到钱,改善了生活条件。

    事实上,大部分商人会不停扩张自己的生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他拿出其中五千两用来开设酒楼,那么酒楼需要请账房先生,还要聘请许多伙计。

    而之前所说的花农家识些字的儿子就可以来当伙计,反过来又让家里生活更好。

    除此之外,酒楼每天还需要购买大量蔬菜肉类,附近的百姓则可以把自家菜地种出来的蔬菜,院子里养的鸡鸭送到酒楼,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皇帝毕竟是学过帝王之术的人,他不像普通文人一样,觉得商人满身铜臭。

    士农工商,虽然商人排在最末,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四者缺一不可。

    只是,他还有些在意商人比自己有钱,

    “照你这么说,确实不能一刀切,但是就任由他们赚走所有的钱?”

    “当然不!”

    颜朔先是给舅舅吃了颗定心丸,随后才说道:

    "侄子南下见过两户人家,拥有同样多的人口,同样多的土地,其中一个因为距离府城近,农户种的蔬菜可以拿到集市去卖,手巧的妇人还会做些吃食一起到府城售卖.

    当天来回,还不耽误地里的活计。勤快些的话,光靠这些小买卖顶的上种地的一半收入。

    相反,距离府城较远的那户人家几乎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去一趟府城。不论何物都是挑最便宜的买。一年到头都要靠天吃饭。

    偶尔去山里摘些野果野菜,也因为太过封闭,从未想着把这些东西送到府城换钱。自然根本不知道,就拿野菌来说,在他们看来不值钱的玩意,在城里因为难得甚至能卖出高价。”

    皇帝有些困惑,

    “这是因为百姓大字不识,目光短浅所致,开蒙教化方为上策,和经商有何关系?”

    颜朔不意外一朝天子会有如此想法,不止是他,就连天下的文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舅舅所言也是侄儿此前所认同的。百姓穷是因为他们不读书,但我们却恰恰忘了,正是因为穷,他们才读不起书。

    其实,文人和百姓本就是泾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