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物阜民丰,兵精粮足(5.2K)

    第118章 物阜民丰,兵精粮足(5.2K) (第2/3页)

50万人口,但是担任警捕工作人数,即便算上同心众也不过6800多人,基本上是1名警官管理220人,这样的治安管理比例只能说得上是堪堪够用。

    教育永远是文明开化的前提,你永远不要奢望古代没有受过教育的小民懂什么道德和规矩,能活下去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认知最大的规矩。

    因此在秀家对丰春家统治的这些年中,一直在尝试着提高警捕占人口的比例,只是一直受限于资金的问题一直放缓罢了。

    果不其然,在秋上久在介绍完在役人数之后便又一次向秀家提出,想要增加警捕人数的想法。

    自从天下和平以来,武士存在最大的目标战争已经消减了很多,武士们的生存压力是很大的。

    秀家将小领的土地全部收了回来直接管理,每年给他们发放禄米,但是这些收入过去战争的时候不够他们生活,现在和平了肯定更加不够了。

    过去战争的时候,他们尚且可以从战场上获取战利品,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武士们生活的来源除了每年固定的禄米之外,就是能在丰春家找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了。

    奉行、与力都是大领旗本和大家族掌控的地方,就算是同心众也不是普通的小武士可以拥有的,搏打身份说不上多尊贵,月银也不过1贯文,说不上太多,但也已经是一份不错的补贴收入来源了。

    要不是冈引不能佩刀,这对武士来说简直就是羞辱,仅仅是冈引一个月500文的津贴也一定会让武士老爷们趋之若鹜。

    事实上正因为下级武士生活的确实不咋样,秋上久家才会一再向秀家提出想要扩大搏打数量的想法。

    但是一旦扩大了搏打的数量,那么相应的冈引数量也要扩大。别看增加一名搏打一年只不过是多了12贯文罢了,要知道他的后面还有4个年俸6贯的冈引在呢。

    增加到一定的数量,他们上面同心的警捕数量也要增加,每一名同心的月俸是1.2贯文~1.5贯文。

    也就是增加一个搏打的编制,实际上年俸的支出是增加了36贯文的支出,搏打增加100名,算上同心警捕的增设,实际支出年俸超4000贯文。

    一名冈引一个月只有500文的津贴算多吗?一名搏打一个月只有1贯文的月银算多吗?

    答桉是冈引的津贴收入一定是不足的,因为就算你去丰春城筑城做工,又活着去利根川修筑水坝岸堤,每名民夫每年需要服役2个月的劳役,服役完成之后可以获得1贯文的补贴,对应的就是每月500文。

    但是若是你选择朝期服役,比如一些石匠和木匠因为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一直都是超期服役的存在,丰春家会按照每人/上工每日给出50~100文的津贴,换算出来就是每个月可以获得1.5贯文~3贯文。

    但是这些劳动都是要付出体力的,而冈引的主要工作除了训练,就是巡逻、捉捕盗匪一起日常的防火工作,相对来说会轻松一些。

    关键工程这事儿不是年年都有,也不是一直都轮得到你,但是当上了冈引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只要不犯错政府不会炒了你。

    因此自从警捕制度施行以来,冈引一直都是底层百姓踊跃报名的地方。

    当然啦,秀家很清楚一个月500文钱根本他们不够干什么事。

    搏打最起码是武士的身份,十有八九有一块等级的田地,一年可以领取相应的俸禄,搏打的收入只是一份额外的补贴罢了。

    但是很多冈引需要养一大家子人,他们大部分都已经脱产没有田地了。

    若是在乡村的话,一年5挂贯文大约相当于一个有田户一年的综合收入,确实很客观了。

    但是若是在城下町、国道、府的冈引,他们的生活成本要比在乡村的高太多太多,一年6贯文又够他们做什么呢?

    秀家就已经听内务府的人向自己汇报说有冈引向商贩收取贿赂的情况,其中就有秀家明令禁止在丰春家境内存在的私人菠菜馆。

    学过经济学的同学一定知道一个名词叫做【剩余劳动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一年产出了10石粮食,自己吃3石,上交赋税5石,还有2石空了出来,这2石就是剩余劳动价值。

    如何合理利用剩余劳动价值在任何时候的社会都是稳定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是你若是直接让民众将手中这2石粮食交出来,他肯定不会愿意的。若是你强逼的话,他们甚至会逆反你,对你的统治产生动摇。

    中国古代,即便是号称轻徭薄赋的满清,也一直有一个37定律。

    即将民众产出的7成收上来,那么他手中只要3成产出仅能维系到明年所用,那么民众就没有多余的钱财去东歪心思了,社会也就安定下来了。

    这个想法虽然很恶毒,但确实是最古老的收取剩余劳动价值的理论。而在古代,收取这部分劳动价值最大的方式便是杂税了。

    因此别看明清两朝田赋比例很低,但是各种名目的杂税依旧能给你收满7成。

    工业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乾隆看到蒸汽机第一反应不是这东西可以节约民力,答复提高生产力,而是民众有了这个东西就懈怠了,人一懈怠就会产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