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六境往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序章 六境往事 (第1/3页)

    《六境太古记事》(此为灵境古书)

    一、古民迁徙:

    混沌初开,天地有九灵气——金、木、水、火、土、风、雷、阴、阳。万物亦有灵,草木有灵根,走兽有灵胎,能取天地灵气造化,因此多神木珍兽。最初之灵气,从西南边际世外山中汇涌入世,聚于天地西南一隅,万物于此安息繁衍,上古生民亦聚居于此,兼有灵胎灵根,御灵养物延年,所需水食甚少,皆具数百胜千载寿命。

    西南居地山河林原俱全,但周遭几与外地相绝,其西面、北面皆具两座险恶山脉,论陡势则西峦之灵眼世外群山为甚,尤似拔地而起,南面又临鲛海。北脉群山之东数条飞瀑依山势垂流直下,终聚入湍江,驰向东南,奔流万里,汇入鲛海。东北与东方大地因此江与西南居地阻绝,且大江两岸之地大多地势相差甚异,东岸低矮较平坦,而相比直下西岸则显得峻拔陡峭。由此古民不见方外造化,百部于此偏安,生生不息,安居万千载。

    古民无帝无君,各部皆有己部崇拜之神,并饲养奉有独特之祥瑞兽禽、奇巧草木、天地灵宿,并以之为图腾象征,各部以族物、族丁论族大小,其中以六部族物最奇,族丁最盛——神凤应道,烛蛟崇厉,玉非花遇宁,刑苍木尚性,星鲲望启,麒麟司尘。大小各部族,互帮互助,鲜有滋扰。

    不得越山度水,流于方外,乃古民众部万千年之训诫。但岁月变换,后渐有探寻奇究化外之风。恰是时,常有数奇兽异禽自西南世外山脉闯入古民居地,奇辟乖乞异常,众人究外之心更甚。遂有众部随尚性携诸多珍稀草木兽禽族翻越北地群山;崇厉、遇宁、司尘三族领诸族下山东越大江;有众人攀登西岭绝险;更有崇尚海神的近海诸部随望启南涉鲛海。应道及其余安留于西南之民,仅余下十之一二。

    四方涉外之众,因东越大江之路途艰难最少,因而往赴人数最多。北越群山其次。

    西攀绝险之众,不久便因山势过陡,而又绵延不绝,返回一半,顺带回不少异禽乖兽,起初偶时会有袭人之凶状,后被养服。

    尚性部率百部征山踏岭,至北地兼具河流、森林、平原的广袤地域停憩,于此扎根。

    越江之众,后又分为三众,一众以司尘部为首,止步于东北不远的广阔丰饶之地。另一众则为我辈之祖,其诸部多崇尚山林神祇,族物也多为山林之物,便由遇宁部带领,向东直入十万大山无边林海。余下一众以崇厉部最具野心继续往东北深入。

    鲛海之行,有数十部归返,驻于海滨,并与居海鲛人识往。其余众部不知所踪,鲛人谓之已渡无尽海之试,去往神隐之境。

    二、六境洪荒:

    司尘众居于五众之中心,但此处地势较西南古地过于低矮,因而灵气稀薄。居之时久,司尘众几乎灵根灵胎具损,失去灵根御灵,灵胎纳灵之能,沦为凡流。千人之中,或尚有一二通灵之体,可重拾驭灵之能,由此渐形成后世九大驭灵家族。众部为破困局,于是以肉身开山凿水,修缮周遭,农耕放牧、铸器取矿,以此诸多天地山川造化延养生息,是为“人境”先祖。

    尚性在内百部,于西北生息,同样面临灵气稀薄之境遇。是以各族奉族物祭神镇地,遂使部分天南灵气引转向北,分散众部之地,其中以邢苍木天地灵宿为甚,最初入地之时,刑苍木与其周遭林木日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