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北地 第三章 来路

    第一卷 风起北地 第三章 来路 (第2/3页)

沙沙”

    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明显。

    是了,当女子判明了声音的来源时,也听到“嘶嘶”的微响传来,微弱的光闪烁着,而过了片刻,光亮迸发过来,周遭一切被照亮了。

    脚步声停止了,女子也怔在原地。除了这异样的光亮,于此短暂一隙,森林又归于宁寂。

    她回过头,一个高大的身影擎起火把立于光亮之中,黑夜之外。

    即便看不清他的脸,但他们毫无疑问地对视了。

    女子急忙转过头,慌乱地往前逃跑。

    但她周遭的光亮,却不曾减弱反而愈发明亮起来。

    随后,一双粗糙黝黑的手牢牢抓住了她的右肩,她瞬间失去了向前的重心,仰倒在碎叶间。

    火炬的光亮掩盖了林间零碎天空中微弱的星辰,男人阴沉的脸出现在她的视线中,那双鹰鸷的眼中满是猜疑。

    “……大人是斥候吗?”女子迟疑片刻后试探道。

    “嗯。”男人伸出那双黑手,摊开手掌,示意助她起身。

    女子将手搭了上去,站起身来,随后便欲收回手去拍落身上的枯叶。

    男人感觉到了她收手的点点力量,而后放开了。

    她用纤细的玉手拍打着身上的碎叶,像美丽的花朵摇落尘埃。

    整理完毕她抬起头来,发现男人开始用炙热的目光看着自己。

    “一个女人为何只身到此?”男人沧桑的嗓音带着七国北地的方言味儿疑问道。

    “为了历史。”她声音温婉却显得特别的坚定。

    “为了历史?”男人不解。

    “我知道你们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难道那不是值得载入史书的故事吗?”

    男人冷笑一声,轻蔑之意毫无掩饰。

    “历史?史册上留下姓名的,从来都是几个人而已。

    死去的战士,敌营的线人,像我这样的斥候,没有自己的名字吗?

    我们也有,但那对后人来说,除了墓碑上几个冰冷的字符,还有何意义?甚至如果是投身惨烈的血战,处理不了那么多的尸身,我们最后连马革裹尸返回故土的资格也没有,最终化作边野墓林间无名荒丘中的一座。

    这就是历史?英雄的历史?位居高位的人的历史?——去他娘的历史吧!”

    “……”女子愣在原地。

    男子深深吐出一口气后稍稍平复心情后道:“姑娘,不要为这些没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忙于奔命,像你这么美丽的人,应该找个对你好的男人嫁了。”

    男人的声音开始哽咽了,随着他的诉说眼中渐渐流露出真挚的悲伤。

    “我的妻子曾经也像你一样美……

    她灿烂的金发就像我们故乡秋天成熟的稻穗那样在风中飞舞,那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模样啊……

    可是战火不断,我也被强征入伍,做了一名随营斥候,于军中苟活度日……

    临别时,妻子告诉我,要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她等着我凯旋归来,荣归故里的那天,绝不改嫁。可我知道……我一走,她转头就哭成了泪人……

    等我到了这军营之中,才知道打仗行军的权利要职,都是由那些达官贵人捏在手里,像我这样一届庶民征召入伍,没有贵人引荐,连跟军中要员说句话的机会也没有!最好的结果便是带着生死弟兄们做个阵列头头,冲锋陷阵,刀尖舔血卖命。像我这样的人,终是内不能运筹帷幄,外不能统军御敌。只有自己随时可能被敌军发现,最后曝尸荒野的性命之忧而已

    ……在这战乱之中,我真的……真的只想留一条性命,活着回到家里与妻子母亲团聚……可……可是……”

    话音至此,男人再也制不住热泪,声音也呜咽了,夺眶而出的泪珠在微弱的火光里时而折射出焰色,时而被森夜的阴影所吞噬。

    女子见状似乎也被牵出了悲怆之情,哀容不展,却也难发一言。

    半晌,男人方才整理好了情绪,吞吞吐吐道:

    “年前…家里……来信,告诉我……她……因病……”

    “……因病……去世了……”

    “……我甚至……没有机会,回去见她最后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