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将光速降为零的办法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百六十七章:将光速降为零的办法 (第1/3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将光速降为零的办法

    两种不同方式的制冷,韩元准备都尝试一下。

    虽然繁琐,但这并不代表要耗费掉他多少时间。

    液氦制冷的方式完全可以交给中央计算机里面还没有完成编写成型的智能核心,只需要他提供对应的参数和设计图就行了。

    有对应的参数和设计图,再结合数控工厂里面的智能化设备,完全可以做到自动加工。

    而且他制造的铍铱合金镜面是没有消减重量的,以镜面的厚度,完全能做到在镜面背面打孔钻洞布置可供液氮流动的管。

    与此同时,他可以手工制造‘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

    .......

    对于韩元的准备,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很是好奇。

    如果说之前的液氦冷却还在众人的认知范围内的话,这第二种方法所谓的‘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又是个什么东西。

    对此,直播间里面迅速刷起询问的弹幕。

    【液氦制冷我知道,后面这个又是什么?名字我都没听清。】

    【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

    【???这又是什么东东,新技术吗?】

    【听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感觉像是物理界的某某顶级理论一样,不过一想到它是用来制冷的,我瞬间就没法面对这個名字了。】

    【我也是,听起来就像是电影里面的某种超级技术一样,但一想到这种超级技术用来冻冰棍了,我就不忍直视了。】

    【我记得主播刚刚说这玩意可以制造零下250度的超低温,你家冰棍用这个温度冻的吗??_?】

    【零下两百五十度的冰棍,啧啧,这硬度估计比钢铁还要硬吧,你确定你的牙口有那么好?】

    【主播解释一下呗,这个什么什么透镜是个啥玩意?除了用来冻冰棍外还有什么用吗?】

    .......

    弹幕一片询问,观众不解,就连各国专家都将目光投了过来。

    别说普通观众了,就连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

    这名字正如直播间里面的观众说的一样,听起来像是物理学界的东西。

    但就凭它能制造出来-256.15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就可以知道这不是一样普通的技术。

    对此,蹲守在直播间里面的专家也很感兴趣。

    过去的直播证明了,有时候这个主播口中并不怎么重视的技术,反而对人类有非常大的价值。

    或许这种新型制冷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方面也说不定。

    ........

    看了眼虚拟屏幕上的弹幕,韩元笑道:

    “‘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是基于量子物理学理论而设计制造出来的东西。”

    “在量子力学领域中,最出名的实验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

    闻言,虚拟屏幕上顿时飘起一片的‘猫’,‘薛定谔的猫’、‘做我的猫’之类的弹幕。

    韩元笑了笑,道:“没错,在量子力学领域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只‘死去活来的猫’了。

    “它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

    “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

    “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那么这只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即死又活的生物。”

    “所以想要知道这只猫的死活就必须在打开容器后才能知道结果。”

    “而在打开这个容器的时候,箱子里面的猫就会坍缩成唯一状态。”

    “要么死,要么活。”

    “这就是所谓半死不活的“薛定谔猫”。”

    顿了顿,韩元接着道:“而‘时域物质波透镜系统’,就是依据这种理论而设计出来的东西。”

    “大家都知道,物质波在量子力学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像波一样运动的物质。”

    “而在量子力学这个领域,我们之前认为我们知道的一切在仔细研究后都会变得有些不稳定。”

    “越接近绝对零度很多物质的行为就越奇特。”

    “比如如,液氦在极低的温度下成为“超流体”,这意味着它流动时没有任何摩擦阻力。”

    “在足够低的温度下,一些粒子会呈现出波动的特征,有些类似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但又有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名为“量子气体”的浑浊物质构成的静电“透镜”,并利用它使物质波聚焦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常规气体是由离散粒子的松散排列构成的,你每呼吸的一口空气,都是无数离散粒子。”

    “不过量子气体却不是这种可预测的物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