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三章 回到长安

    第二百十三章 回到长安 (第2/3页)

 看着两人手里的土豆和番薯,众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

    苏木拔的是土豆,只见他手里拿着的两株,一株有四个土豆,一株有五个土豆,每个都成人拳头大小。

    而林一诺手里的番薯也一样震惊四座,他手里提着的是三株番薯,上面也挂着四五个果。但比土豆更夸张的是,一个番薯起码有两、三个土豆那么大!

    就算这些是由苏木精心照顾的,放到田里时没这么高的产量,那也够令人震惊了!前年苏木献上的山药已经在各地种植开了,产量没有苏木说的那么高,但也有近六成,而现在加上这土豆和番薯,大唐真的再也不用愁饥馑了。

    “好好好!你们两位很好,对大唐社稷有大功,赏,重重有赏!”

    “天哪!产量这么高!”

    “我的天爷啊!苍天开眼了!”

    “世上竟有这样高产的作物!”

    围观的众人一拥而上,纷纷抢着拔剩下的土豆和番薯,想看看其他的是否也有这个产量,情况当然没有让他们失望。

    好几个老臣激动地跪地拜天、泪流满面。

    苏木看着众人的模样,心道:“不管这群人平时怎么样,至少这一刻,他们都是真心为天下激动的,也不枉我环游世界一遭。”

    挖出来的土豆和番薯被收在了城外皇庄的干燥、通风、阴凉的地窖里,等待开春后播种。

    地窖外一队披挂的护卫横刀立马守在外头,不让任何闲人有机会靠近一步。

    今年的小年夜,宫里举办了庆祝祥瑞的庆功宴。苏木和林一诺自然是宴上的主角,端上来的还偏偏都是两人弄出来的烈酒。不胜酒力又推却不过的两人直接被灌醉当场。

    今夜的皇宫灯火通明,众人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

    所有的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的嘴里都诉说着吉祥的话语。

    苏木和林一诺均被赐下了一座宅邸以及百亩良田,虽然不在长安城内,但离长安城也就大半个时辰马车的距离,地段委实不算差了。

    除了宅邸和良田的奉上,李二陛下还兑现让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的诺言。苏木之前被封为开国男爵,现在也升为开国子爵——且还是世袭罔替,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至于林一诺,他本身就是皇帝亲自册封的小公爷,未来将继承镇南公的爵位,自不必再加封,一个世袭罔替,已然够分量了。

    除他们二人外,其余跟着出海的众人皆有赏,这些财帛对众人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出了近两年的海,众人跟着苏木和林一诺得到的金钱远超赏赐。怎么说呢,皇帝的封赏重在其意义巨大。

    纵使林阀众人对皇室并无太大忠心,依然觉得十分荣耀,这是可以放在家里供子孙后代吹嘘的资本。

    除了高产的土豆和番薯,苏木把花生、番茄、辣椒等物也献了上去,至于玉米,他并没有拿出来。因为此时的北方其实不适合种植玉米,粗耕粗重的农业技术也支撑不起玉米的生长。

    玉米的根部会疏松土壤,就会在根下形成一个略潮湿的环境。潮湿就意味着害虫能大量繁殖。

    这些害虫对于玉米来说倒没什么,因为它长得高,但对于周边的低矮农作物来说却惨了。这本来就是玉米借害虫打击跟它争夺养分的其余植物的办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玉米还有一个更要命的特点,便是玉米杆带有甜味,十分吸引蝗虫。而蝗虫的可怕之处,可说是大唐人闻风丧胆。一旦蝗虫过境,寸粮不剩,必定会出现无数饿殍。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玉米对于除虫技术不发达的大唐农民来说,有些鸡肋。所以苏木只打算在空间里种植,因为空间里他有空间之力,可以天然压制害虫。

    ……

    ……

    虽然苏木和林一诺均被赐了宅子,但还没打理过,两人又不打算在长安长住,因此也没太费心,他们还是住在亲仁坊的国公府邸里。两人曾经住过的院子一直有人打扫维护,再加上红袖和青衣两人的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