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安南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七章 安南王 (第1/3页)

    打完电话,周玉扶土地婆婆坐下。慢慢听她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金家村四周的山峰中有不少皇陵古墓,里面埋的都是些了不得的达官贵人。由于这一片墓群比较集中,年代久远的古墓也较多,加上这里人烟稀少。许多掘坟盗墓的不法分子盯上了这里,好几座大墓都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在这其中有一座明朝古墓也遭到了觊觎。在盗墓贼打了无数道洞都无法进入墓室准备采用爆破强行进入时,土地婆婆带着金家村的村民赶到并将盗墓贼团团围住送入了警局。虽然墓室里面的财物算是保住了,可是外面山体已经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整个古墓的位置也完全暴露出来了。

    这墓里埋的是一个明朝崇祯年间的一个外姓王爷,号称安南王。据说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年号崇祯。崇祯即位后,锐意铲除阉党改革朝政。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圣夫人客氏移居宫外,最后押到浣衣局处死。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于途中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明思宗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阉党其它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

    阉党已除,生祠已废,各项利民政策接连颁布。全国人民无不拍手欢庆,喜迎明君。本以为迎来的是位圣君明主,天下从此会进入新的太平盛世,人民也已经在憧憬着美好的新生活了。可惜崇祯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

    1629年皇太极改采绕道长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焕紧急回军与皇太极对峙于北京广渠门。经六部九卿会审,最后杀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其后皇太极多番远征蒙古,终于在六年后彻底击败林丹汗,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五次经长城入侵明朝北直隶、山东等地区,史称清兵入塞。当时北直隶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生。辽西局势亦日益恶化,清军多次与明军作战,最后于1640年占领锦州等地,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投降,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粮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为了缓解国内巨大的财政压力,也为了更好的筹集资金组建精锐部队,镇压起义守卫大明王朝。

    崇祯帝召了四名亲信将领,分别封为平东王、扶西王、安南王、镇北王。命他们各自带一支军队分别前往东西南北各地筹集资金,组建军队。这位安南王带着几千人的军队一路南下,直奔南亚。在大明王朝的强大威压和安南王的手段下,南亚各个藩属小国及云贵川各地纷纷提供了不少金银财宝、粮草马匹等物资。其中还有人为了讨好安南王,竟暗中送了很多美女。

    就当安南王满载而归兴致勃勃的想要将这些财货押送回北京时,噩耗传来。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没了!与此同时各地心怀鬼胎之人都对安南王手里的巨量金银财宝动起了心思,一路围追堵截想要抢夺财宝。

    历经千难万险安南王一行人终于逃回到国内,去时几千人的队伍竟只剩下几百人的残兵败将。清军入关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来到云南。他自然清楚当年安南王一行人收集的大量财宝,一来到云南他就派出了手底下数支军队四处寻找安南王一行人和财宝的消息。为了不使这巨量的财宝落入吴三桂这个大明叛徒的手中,安南王与剩余的几百人躲进了这山林。修建一个隐蔽巨大的地下宫殿,大量的财宝就藏入这地下宫殿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