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最戳心的戏份(二)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最戳心的戏份(二) (第2/3页)

一丝的愧疚?

    本以为可以随时随地尽孝,谁曾想,一夜之间成了「孤儿」。

    然而,周蓉与秉义的痛哭流涕,却不及郑娟的虐心一跪。

    「妈,您不要我们了。」她抱着李素华,潸然泪下。

    对于郑娟而言,周志刚和李素华是她的第二个父母。

    没了养母之后,是他们给了她爱,愿意接纳她的过去,陪她走过了

    人生每个艰难路。

    一夜间,最疼爱娟的人都走了,她的感觉是天都塌了,仿佛世界末日的降临。

    亲人离去之后,真正让你难过的时候是打开冰箱,看到里面的半盒牛奶;窗台上随风摇曳的绿萝;那安静折叠的绒被,还有深夜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其实,真正的痛苦不在于亲人离开的那一刻,而是往后余生。

    当你看到熟悉的事物时,明明一切都没变,却唯独少了他。

    曾经那些不曾关注过的小事,都会让你感到老人的音容笑貌犹在,思念带来的窒息感,会将坚强碎成渣。

    这样的痛彻心扉,几乎每个家庭都深有体会。

    精神的创伤有种特性,它可以掩盖,但绝对不会收口,它是你永远痛苦,永远被触及就会流血,永远血淋淋地在心头。

    当时不知不觉,却在后来无时无刻都在痛。

    人生

    有太多的乍然立场,殊不知,来日方长才是最大的谎言。

    无论多忙,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别像周秉义和周蓉那样,把家人的陪伴,永远留在明天,等到父母离开时,追悔莫及。

    周家二老走的一幕太令人难受,相濡以沫的两人,生同枕死同穴,着实令人感动。

    生老病死,迎来送往。

    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但真正等自己遇上,才能明白到底有多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当周志刚突发疾病时,是秉昆、郑娟夫妇,以及几个朋友,换着班拉着板车把老爷子送到了医院。

    最没出息」、「最笨」的小儿子秉昆,撑起了这个家。

    就在秉昆夫妇心惊肉跳地把父亲送到医院的时候,最出息的一对儿女在哪呢?

    都在外地,这就是周家的日常状况。

    父母年迈会生病,这是自然规律,而两位「最出息」的孩子关键时刻总不在身边,也已经成为必然。

    周志刚躺在医院中,略微清醒的时候,嘴里嗫嚅说着什么。

    秉昆不懂,可有一个人却十分明白。

    谁?儿媳妇郑娟。

    她望着周志刚不断颤动的嘴唇,坚定地对秉昆说:爸就是要抽烟!

    这样的细腻心思和了解程度,是每天在父母跟前的秉昆都不能完全洞悉的,如果换成周秉义和周蓉呢?

    秉昆的母亲因为女儿女婿被气得昏倒之后,卧病在床两年多,绝大部分时间,都

    是郑娟在身边照顾。

    所以后来周母即使糊涂时,谁也不认,她还认得郑娟。

    最懂周家父母的人,不是最出息的大儿子和女儿。

    而是儿媳妇郑娟,是「没出息」的小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