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设寨立规(中)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九章设寨立规(中) (第1/3页)

    安排好钱安宁制定军法以及后营内政条例后,李兴之的目光又转向了王忠和杨彪等前营的一众头目,杨彪等人也知道这次军议的重头戏来了,所以均是拿眼看向了李兴之。

    李兴之略一沉吟就是说道:“咱们这次一共俘虏了官军三百三十八人,如此我前营兵力已经有四百余人了,本寨主决定按戚家军的编制对我前营将士进行整训。”

    关于戚家军,在场的众头目并不陌生,因为戚继光南灭倭寇,北拒蒙古的事迹早就被无数的说书先生编成了评书在民间广为流传。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戚家军是如何编制和训练的,所以均是疑惑地看向了李兴之。

    作为一个现代人,戚家军的编定方法,李兴之还是有所了解的,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十一人军阵,前排设两名携带标枪的盾手负责掩护,中间则设有六名长枪兵和狼筅兵,最后则是两名火铳手为全队进行火力掩护,队长则持旗在军阵正中指挥调度。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盾牌、标枪、长枪、火铳这些武器李家寨目前都有,而狼筅,诸人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了,其实狼筅在戚继光之前闽浙地区的明军就已经装备了,其实就是山中的毛竹所制,长约两丈,前端的枝桠保留四节,再于枝桠竹子的前端固定住枪头即可。

    这狼筅手主要布置在前排的盾牌兵之后,因为竹竿上的枝桠可以有效地遮挡敌军的刀枪,又能掩护自己,对阵之时可壮胆助气。

    所以制作狼筅也不是难事,虽然黄河以北并不以产竹闻名,但是还是由人家栽种的,主要是卖与军方制作箭枝使用。

    至于火铳,虽然黄文昌送来了一百多支,但是考虑到明军的火铳质量不稳定,炸膛率极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李兴之决定先将这些火铳重新打磨再固定两个铁箍,这样即使炸膛也能保证士卒的安全。

    武器的问题既然能够解决,那练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