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们的身后,便是京师

    第十八章 我们的身后,便是京师 (第2/3页)

必然南下倾其全力,攻取我大明京师。”

    “宣府和大同因为整令残兵,无力驰援,大明京师的守军就只剩下我们了。”

    这句话一出,校场反而安静了下来,这让于谦非常满意。

    残兵在失去组织调度的时候,就会变成兵匪,四处掳掠,当残兵变成兵匪的时候,他们手中的钩镰枪、抬枪和手铳,就会对准大明的百姓。

    这些远比流匪战力更强的兵匪,就变成了兵祸。

    瓦剌部的也先,并不糊涂,他们放任这些残兵们在山外九州掳掠,瓦剌人也好趁乱南下或者劫掠。

    相当一部分的残兵,到最后都会变成马匪,一些人畏惧朝廷的追责,最终只能落草为寇。

    这也是于谦为什么宣布这个消息。

    根据他的估计,大量山外九州的流民,就要逃回关内,到时候,大明军队战败,皇帝被俘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

    战败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战败的人就是最大的战犯。

    整令残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杨洪和郭登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暇顾及京师。

    于谦高声呼喊道:“郕王殿下监国,殿下告诉某一句话。”

    “大明京师失陷,我们的妻子会变成瓦剌人的玩物,我们的孩子,会在额头上被烙上奴仆的字样,在瓦剌人内,世世代代为奴,永世不得翻身,一如当初的燕云十六州。”

    当初信国公、征虏大将军徐达,在攻破元上都的时候,他记录了下燕云十六州百姓的惨状,当时的汉民五百年不闻王化。

    他们人人脸上带字,所有汉民目不识丁,征召伐北元之兵时,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人人影从。

    他们可能不识字,但是他们也确切的知道,敌人是谁。

    于谦讲的并非吓唬大明的军士,而是在说一个事实。

    “瓦剌人击败了我们的京营,他们很强。”

    “这一战,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活下来,我们必须拦下瓦剌人南下的步伐,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做好随时埋骨沙场的准备。”

    “我们可能会死,可能不会死,但是我们不能退。”

    “瓦剌人在侥幸击败了大明一次之后,他们嘲弄我们是豢养在羊圈里的羔羊,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是,我们是大明的将士。”

    “郕王殿下告诉某的那句话是,大明虽大,但我们无路可退!我们的身后,便是京城!”

    “大明承受不住第二次的战败了。”

    “精锐死完了!那,我们就是精锐!”

    于谦深吸了口气,伸出手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呼喝道:“我,于谦!在此立誓,我将保卫大明,怀着必死的决心,直到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