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能量测试
第十三章 能量测试 (第2/3页)
级和能量形状,而不用每次都抱五个球。张凌峰练习了一会,等到能量耗尽了再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好休息了。
次日是周四,这天的工作任务比较重,因为来自北方的直升机的制造商——哈直工业,其技术总工带队前来技术交流。
交流的产品是一种用在民用直升机上的齿轮箱,具体部位客户保密。根据销售人员推测,客户这次过来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调研公司的研发实力,第二,想知道价格是否合理。
因为涉及JG产品,交流会安排在一个公司三楼的一个保密会议室,这个会议有信号屏蔽装置,玻璃都是单向的,任何录音和录像设备在这里都无法使用,电脑没有联网功能。
客户一共来了5个人,职务最高的是技术总工,显然对方对这次行程非常重视。
张凌峰的公司这边出席的则是杭城分厂总经理、杭城分厂技术科长、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北方区域销售经理、杭城区域采购经理和杭城工厂质量负责人。
今天压力最大的要数张凌峰,因为他是技术科长,客户的重点照顾对象,职位不高不低,欺负起来最爽。
北方人比较直接,双方到场人员介绍完毕之后,直接免去了公司介绍和项目介绍,直奔主题。
先是花了一个小时时间,带领客户参观了集团设立在杭城区域的技术中心,200多研发、设计和实验人员,4000平面米的研发面积,二百多台套各种实验设备,整整一层楼的精密检测设备,以及满墙壁的专利和展厅中琳琅满目的样品,让客户对集团的研发实力有了一定了解。
之后双方回到会议室,开始新一轮的对接。
哈直的技术总工是个60岁左右的康姓老头儿,头发花白,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这种人最难缠,他们基层经验丰富,理论知识高深,见多识广,而且还很务实,和他们打交道,除了有真材实料,还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浮夸。
不过老头儿不怎么说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听,对方发言的主力是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技工程师,姓徐,也是这个直升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徐工开门见山:“曾总,通过刚才的参观,我们对贵司的研发实力还有很有信心的,但这次的项目,非常重要,明年2月你们必须出成品,而且要满足设计需求,因为明年5月我们的飞机要上天,这中间还有台架试验,有些话我不能说,我就提醒一下,明年是哪一年,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你们自己应该有个数。现在请介绍一下贵司对MK齿轮箱的设计方案做一个介绍,尽量详细。”
曾总等几人暗自思量:明年,不就是2019年么,嘶……19?这个事情要重视。
介绍方案的是张凌峰,他把零件图和总装图一一向客户进行了展示,然后是所有零件的损伤率核算报告。
当一个损伤率85%的轴承零件被展示出来时,徐工打断了张凌峰的介绍:“张科,我想知道您这里校核损伤率时,有没有考虑超负荷的工况?”
“没有考虑。”张凌峰如实回答。
康老头儿用手指轻轻敲击了两下桌面,没有说话。
徐工接着问道:“那你们怎么保证,变速箱就一直在额定工况下运转?飞机在空中的工作状态,比地面上的跑车还要复杂得多。额定状态损伤率就高达85%,如果中间穿插极端工况,寿命还能满足要求吗?”
张凌峰苦笑道:“贵公司提供的超负荷工况是没有办法校核的,像工况中提到的过载40%这还好,可以模拟出来,但润滑条件里说油量会降低,直至缺油状态,这是没办法用理论来校核的,我们能确定的是,变速箱所有零件在额定工况下寿命超过4000小时,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最极端的无油润滑且高负载的工况下,保证变速箱运行30小时以上。”
徐工接口道:“这不够。超负荷的状态占比多少,以及润滑条件会恶劣到什么程度,我们也没办法预料,因为这种机型是全新的,都在摸索状态,可我们的整机没有时间重新做方案,一旦失败,对我们哈直的影响不是钱可以估量的。保险起见,能不能把损伤率降到50%以内?”
50%的损伤率,相当于额定工况下,理论寿命达到要求寿命的200%。
张凌峰在纸上写写画画,5分钟后给出答案:“方案是有的,轴承滚动体直径增加10%,滚动体数量增加15%,这是对外形尺寸影响最小的一种方案,轴承的外径大概要增加5毫米,可如果这样,壳体的强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贵公司给出的箱体外形尺寸要求太严格了,都快没空间了。”
徐工松了口气,道:“5毫米的空间还是可以有的,修改壳体尺寸吧,改完了提交徐工审核一下!”
接下来技术方案的对接相对比较顺利,对损伤率高于50%的几个零部件全部进行了结构优化。
在沟通产品报价时,客户采购方是一个姓杨的女经理,四十多岁年纪,额头有点高,嘴唇很薄。
“曾总,贵公司给这款变速箱的报价是143.59万,比我们其他供应商的报价高了30多万。我看了明细,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就张科刚才做过优化的轴承来说,外形尺寸109.7毫米,单重683.6克,可轴承单价是却是8784.43元,我们想知道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
曾总哪里知道价格是怎么来的,价格全是张凌峰报给他的,这个项目之前是张凌峰全权负责,他几乎不过问。
张凌峰接过话茬:“杨总,这个价格是我报的,我给您讲一下价格的由来。”
杨总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首先是材料。轴承套圈的材料是M50NL-X钢,单价20万一吨,每千克200元,但实际上,我们调研了国内做轴承钢材最好的上钢五厂和兴澄钢厂,他们的原材料芯部无一例外都有各种缺陷,可用部分只有外部不到40%的面积,再加上锻造黑皮、退火氧化层,实际材料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这只是套圈材料,我们使用的滚动体是进口的氮化硅材质,精度G5级,压碎负荷达到高碳铬轴承钢滚动体的70%,比普通氮化硅滚动比提升了50%左右,价格也非常昂贵,单套轴承的滚动体成本是1750元,这是日岛供应商的报价单。”
张凌峰说着,在屏幕上投出了相关的照片。
杨总仔细看了下,做了记录,示意张凌峰继续。
“其次,这种钢材的锻造条件苛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