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十万民兵

    第三十四章 十万民兵 (第2/3页)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今天的农场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及民兵管理问题。我们的农场以后都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农场的职工即是工人,又是军人。他们平时正常生产,一有时间就要参加军事化训练。按照农场的大小,分为团级农场和营级农场。以后每个农场场长负责生产和行政管理,团长或者营长负责军事训练和领兵作战,以及农场的日常治安和防御。团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1000人,营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300人。农场的军官和军备由武装部统一安排,军官要定期轮换,轮换之时要通过武装部的考核。场长由农垦公司安排,同时也要定期轮换,轮换之前全部要通过审计部的审计。”

    “总统,那这样岂不是要有七八万民兵了!”刘明远震惊地问道。其他人已经震惊的不敢问了。

    “诸位都是我淮海的老人了,刘叔是担心我我们步子夸得太大,实在是时不我待啊。太平军的北伐部队已经渡过黄河,西征军也包围南昌,上海的洋人吵着换约,不知道啥时候就又把军舰开进长江了。我们现在这点实力能够自保吗?现在台北、高邮的工业园区渐渐形成规模,可以预见将会带来海量的利润,到时候清廷、发匪都会把我们当成肥羊。那时如何自保呢?”董书恒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阵沉默,大家现在都在淮海一条船上。这艘船自然是越大越好。

    “总统,你说吧,大家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就现在让我跟你打到北京城,我也敢!”年轻气盛的刘青南说道。

    老刘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董书恒摇着头笑了笑:“没有那么严重,我么发展自己的,干嘛要去造反?现在朝廷自顾不暇,太平军又忙于西征和北伐,正是我们发展的最佳时机,所以我才说时不我待啊!”

    “曾公,各个协响办也要在地方上建立民兵,由守备部队负责训练,每个县一个大队500人,每个镇子一个小队100人,这些人平时还可以配合守备团维持地方上的治安。民兵的训练执要管饭,要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些都由协响办从地方财政出。不能让老百姓有抵触情绪。”

    “马部长,你那边要做好配合工作。民兵在关系上隶属你们武装部,要做好人员的登记管理,武器装备目前只能先用地方武库的储备,那些东西我们正规部队不会用,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先让民兵使用。等我们火枪产量上来在行换装。”

    “保证完成任务。”马宗武站起来行了个军礼说道。

    这样在江北下辖的22个县又可以组织将近2万多民兵。

    如果这只队伍训练好了,淮海军又将增加十万后备力量。那时候淮海军将会拥有恐怖的战争动员能力。

    今天的会议,几乎目前江北的高层都参加了,也是第一次,董书恒把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

    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文人,曾宪风在董书恒身上看到了一种枭雄的气质。他回味着董书恒的计划,再联想当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都成了,那么这江北就成了董书恒的基业,有了这份基业未必不可问鼎那最高的位子,自己也有可能会成为从龙之臣,自己现在做的不就是宰辅之事吗?想到这里他的面色更加红润,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刘叔,以后我们淮海公司的资金全部走长江银行,你后我们交易都使用银元。还有涉外的采购,我们也使用银元支付,不能让洋人从货币上再赚我们一层利润。”董书恒对刘明远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